牵招为什么不受刘备待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随着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国历史进入到最精彩的三国时代,此时中华大地上,实际有魏、蜀、吴三家分而治之。其中曹操和孙权都是官宦子弟,唯有蜀汉皇帝刘备,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阶级,虽然刘备为了增强自己的的号召力,多次声称自己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但却始终是口说无凭,就连后世史学家也对此深表怀疑,认为刘备就是无任何身份地位的草根平民。
而在《三国志》中,刘备从小就生活在极为贫困的家中,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以编草鞋为生。好在刘备母亲深谋远虑,为了让刘备将来过上不同的生活,省吃俭用的供刘备15岁出门拜师学艺。作为东汉末年的大学士,卢植在当时极具盛名,门下有很多像刘备一般的青年学子,而刘备作为寒门子弟,不仅有头脑,同时也极为稍长结交好友,与很多同门学子成为挚友,史书中这样描述刘备:好结交豪杰'年少争附之。在刘备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种青年才俊,这其中就有三国著名人物公孙瓒、刘德然等。
而在《初学记》中,刘备当时有一位同学名叫牵招,两人同时河北老乡,两人初识时可谓是相见恨晚,并以此结交为"刎颈之交",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两人分离之后,牵招继续跟随一名大儒深造学习,而在董卓之乱中,这位大儒惨遭遇害,牵招在冒着生命危险按照恩师后,回到老家继续以种地为生。
随着东汉局势越加混乱,刘备奋而弃笔从戎,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最终发展成一个小军阀,一直在河北境内活动。并在自己急需人才之际,关羽、张飞、赵云纷纷投在刘备麾下,成为刘备势力的得力干将。但不知为何,却对同在河北的"刎颈之交"牵招视而不见始,终未将其收入麾下为己所用,而这就在不久的将来,证明了是刘备用人上的一大失误。
由于始终未受到刘备召见,牵招最终辗转来到了袁绍军中,并称为袁绍麾下的从事,而也就是在这一时候,牵招的才略以及军事天赋,才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在牵招曾多次向袁绍献计,但始终得不到袁绍重视,并且由于牵招直率的性格,很快便得罪了袁绍手下战将——高干,高干曾怒不可解的要杀牵招泄愤,而牵招则为了保命,不得不再次亡命江湖。
而就在牵招无处可去时,却被曹操一眼相中。当曹操听闻牵招的名声之后,立马将其招入麾下为己所用,而牵招也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得力将领。曹操在平定北方战乱时,牵招时常跟随在左右,并追随曹操参加了针对袁潭、袁尚的歼灭战中,并在平定乌桓的战役中,充分展露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并以此深得曹操器重。
而在北魏的北部边界上,存在这一直极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就是鲜卑游牧民族。作为鲜卑的统帅——步度根,多次率军南下侵犯魏国边境,给魏国的边疆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由于当时曹操正在集中全力攻打刘孙联盟,一时难以顾暇北部边境,于是便将抵御鲜卑的重任,寄托在牵招一人身上。
曹操先后任命牵招为右中郎将以及雁门太守,将这个抵御鲜卑南犯的重任交于牵招一人之手。面对鲜卑游牧部族的强大军力,牵招并未急于与之决战,而是修整城防、扩充军械,不仅增设了堡垒和哨所,同时也大量招收流民开垦、养马,并未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战马和粮草,经过牵招的一番部署之后,魏国北方边境的军容立刻焕然一新,整个军事实力猛增了一大截。
除了整备军事以外,牵招还动用合纵连横,通过"构间离散"的方法,分化瓦解鲜卑部族的内部关系,使得鲜卑两大首领步度根、轲北能内斗不止,使得鲜卑势力受到严重削弱。而贼心不死的轲北能为了报复魏国,竟率大军贸然侵犯魏国边境,而牵招在组织兵力之后,在云中郡一句击垮轲北大军,并斩杀轲北能亲弟苴罗侯,使得轲北能至此龟缩一处不敢再犯。
在牵招的管理之下,魏国边疆的军事部署越加成熟,并出现了"夷虏大小,莫不归心"的局面,魏国北部边疆越加固若金汤一生无人能够撼动。曹操南下统一天下,牵招则为其稳固后方,两人可为实现相得益彰,而牵招也因此成为威震三国的著名将领。甚至,有一次孙权要侵犯魏国时,在得知曹操要将牵招调往南方后,竟直接退守江东不敢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