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民族主义政党和政治团体陆续出现,非洲工人工会组织及其领导的罢工斗争,蓬勃发展的反帝群众斗争,揭开了现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1945~195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利的国际形势,非洲社会经济政治发生的变化,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1955~1969)
50年代中叶发生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1955年 4月,代表14亿人民的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利比里亚、利比亚和苏丹等6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号召亚非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殖民统治,在非洲获得普遍的响应,增强了非洲人民挣脱殖民枷锁的决心和信心(见亚非会议)。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和反对英、法、以色列三国侵略的斗争(见中东战争),以及随后中东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的斗争,迫使英法势力撤出苏伊士以东地区,沉重打击和削弱了英法殖民统治。在此期间,非洲的民族主义政党大批涌现。据1961年对非洲 147个政党的调查材料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建立的仅 8个,战后到1955年建立的有40个,其余99个是在万隆会议以后新建的,有的是由许多小组织合并改组而成的。这些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0年以来独立的国家
葡萄牙在非洲领地实行野蛮、残暴的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60年代起,葡萄牙政府为镇压殖民地人民的武装斗争派驻非洲的军队达14万多人,军事预算占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长期的殖民战争使葡萄牙内外交困,并导致1974年 4月的军事政变。葡萄牙新政府为摆脱困境,分别同非洲各殖民地的民族主义政党举行谈判。1974~1975年,葡属殖民地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佛得角先后获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南部非洲国家反对种族统治的斗争
自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到60年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已颁布了 200余项种族隔离法令,其中有黑人保留地制度、特定住区制度、通行证制度、班图斯坦制度等,在居住、职业、工资、教育、文化设施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非洲人实行种族歧视。南非非法占领纳米比亚以后,又把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制度扩大到纳米比亚。南部非洲人民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野蛮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斗争一直没有平息,津巴布韦的独立对这一斗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纳米比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南非人民为反对白人当局的种族主义统治,还在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一斗争得到全体非洲国家和人民,特别是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前线国家的有力支援。前线国家首脑多次举行会议,表示全力支持纳米比亚人民在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下进行的解放斗争,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正义斗争,谴责南非颠覆南部非洲独立国家的活动,并决定加强防御和安全合作,以对付南非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