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纸,一捅就破,得到容易,男人会不会珍惜,就难说了。
但古代的许多美女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献身高”,大玩轻率献身的两性游戏。
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就是个例子。
十六七的年纪,闭月羞花似的容貌,却跟年近七十的没落贵族叔梁纥玩长期未婚同居。
在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去世了,颜徵在守了半辈子活寡,去世时还不能跟叔梁纥合葬。
春秋时,这样的例子很多,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哪里跌倒,美女休想在哪里爬起来。
鲁国泉丘有个美女梦见自己用帷幕覆盖了贵族孟氏的祖庙。
她认为这是改变自己穷苦命运的好兆头,就带了个女伴,投奔恰巧路经泉丘的孟僖子,把梦中的事说了,要求向孟僖子献身,并要孟僖子答应,如果为他生了儿子,就不能抛弃她们。
“天上掉下两个林妹妹”,孟僖子哪能不开心笑纳?遂把她们安置在一处简易房子里快活了几天,就上路了。
后来美女果然生了儿子,但孟僖子却患了健忘症,直到儿子长大成人,才想起外面还有两个美女。
孟僖子以此子为嗣,却并不认可泉丘女,她没有实现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依然孤零零地在外面做贫家女。
蔡国守边小官的女儿也是个热衷献身的大美人。
楚平王还是公子时,国家出了变故,他逃往蔡国。
大美人出于对帅哥的同情,热情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主动伴宿。
落难公子遇到乱世佳人,好比董永遇到了七仙女,还能不感激涕零?于是,两人结为夫妻。
后来楚国局势好转,落难公子被迎回国当了国王,美女所生的儿子当了太子,而美女自己却只能留在边境独守空房。
还有位庚宗美女稍微好一些,因为生了个说话像牛叫的儿子,才被有条件收留。
鲁国大夫穆子被族人驱逐,逃到庚宗,遇到一个美女主动接待他,又是倒贴食宿,又是献身,热情得不得了。
当穆子到了齐国,处境好了,却在齐国娶了老婆,把庚宗美女丢在脑后了。
后来,穆子被召回国时,庚宗美女带着已长成少年的儿子去见穆子。
穆子听到儿子的声音,想起曾做过一个遇难时只有牛才能搭救的奇梦,于是把母子收留下来,但庚宗美女并未成为大老婆,儿子也未当上继承人,只能像个家奴头目似的帮助处理杂务。
美女主动献身,就算被对方承认了,也不见得有好下场,比如鲁宣公的哥哥叔肿的“老婆”。
这位美女主动献身给叔肿,叔肿倒是认她做老婆了,但控制朝政的宣公夫人却不承认,还公开宣称,绝不能把一个姘妇当嫂子。
这位不被承认的嫂子只好抛下幼儿,辗转再嫁到齐国去。
今天那些轻率献身的美女,读到这些故事,或许会嗤之以鼻:先下手为强,有什么不好?逮着高富帅拿下手再说,跟煲汤一样,猛火开锅,然后文火慢慢煨,不怕煨不烂你。
而事实却是,无论古代美女还是现代美女,献身以后,都难以谱写大团圆的结局。
说白了,不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而是有一支名叫婚姻制度的枪,专打轻率献身的美女笨鸟们。
自周代开始,正式确立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礼记》明确规定,“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儒家经典《周礼》也规定男婚女嫁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媒不婚”。
到春秋时,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婚嫁礼仪,并被历代沿袭。
而未经“父母命、媒妁言”的美女献身,无论男女双方是否真诚相爱、自愿结合,均被人们视为“淫奔”和“野合”,违法又违礼,再浪漫也得不到世人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