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和鬼豆的故事
奇闻异事
鬼谷子和鬼豆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谋略家、纵横家、兵法家的鼻祖鬼谷子,精通占卜之术,并且非常精准,经他推算的事情,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可是他的人生中,也有一次失算的经历,而且就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鬼谷子年轻的时候,推算出自己是无儿无女,没有后人的命数。但是那一年他妻子就怀有身孕了,于是他对妻子说:“我们的孩子活不过十六年,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死于虎口,侥幸存活也逃不出强盗的闷棍,还是不要留了吧,白费力气……”妻子一开始言听计从,就真的把第一个孩子给丢弃了。结果到了第二年,鬼谷子妻子又怀孕了,鬼谷子还是让妻子给溺死在大江之中。于是生下的前两个孩子,都因为他算出来活不长,而被丢弃了。后来妻子生了第三个孩子,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可是鬼谷子推算出,这孩子十六岁那年会有劫数,依然会是个短命鬼,就还想把儿子扔掉。
可是这一次,妻子却坚持要把孩子留下来抚养,还给儿子起了个乳名:鬼豆。
鬼谷子拗不过妻子,一气之下离开了家,跑出去云游去了。后来,因为他测字算命神准,名气在京城里越来越大,成了京城家喻户晓的神算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鬼豆终于长到了十六岁。有一天,他在河边钓鱼,遇到了七个打算过河的农家姑娘,身着朴素的粗布麻衣,并无半分奢华,因为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所以她们站在看上去非常着急。
从小就心地善良鬼豆看到后,立刻跑去捡了一筐比较大的石头块,选定大河最狭窄的地方,然后挽起裤腿儿,为姑娘们垒起了一条过河的石头路。然后自己站在水中,憨憨地看着七位姑娘缓缓过河……
原来鬼豆帮助的七位姑娘,就是天上下凡的七仙女,刚一过河,粗布麻衣瞬间变成七色霓裳,鬼豆简直看呆了,姑娘们莞尔一笑,突然发现这个凡人原来是个短命鬼,于是出于好心就想点播他一下,好让他逃过此劫。于是一位仙女就唱了一首偈:
此处莫停留
刹那戏鱼龙
天劫不可逆
善心得救护
大意是说,你别在这里玩耍钓鱼了,一个时辰后大水将会淹没这里,你也会被洪水冲走而死。念完七位仙女就化作七彩祥云飞升不见了……。
鬼豆善良聪慧一听就心领神会,他就沿着枯藤往山顶爬,刚爬上山顶,便看到下面已经发了洪水,方圆几里都被洪水淹没了。
远在京城的鬼谷子,推算儿子此刻已经殒命了,就挥泪写下一封家书和纹银二百两寄给远在家乡的妻子,好让她为儿子准备后事。
鬼谷子的妻子收到家书和银子,笑着对大难不死的鬼豆说:“你老爹,以为你死了,寄来家书和银子,好让我给你准备后事呢!你老爹,在你没出生就推算你是个短命之人,活不过十六岁,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死于虎口,侥幸逃生也要死在强盗手里呢!这老家伙,对你没一句吉祥话,我看一点也不准!”
鬼豆听完着实惊出一身冷汗,老父亲算的可真准阿,要不是有仙女指点迷津,此刻孩儿早已命丧黄泉了!于是他收拾了行囊,辞别了母亲,决定去京城寻找鬼谷子。
路途中,鬼豆果然又遇到了猛虎,经过一番生死考验,终于成功脱险。正当他精疲力尽好不容易逃出虎口,又晃晃悠悠来到一个去处,只见前面有座茅草屋,里面有一丝微弱的烛光,接着闪烁的烛光,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俊俏的小姑娘,心中才稍微有了一份安全感。可是小姑娘一见到他,就让他快跑,不要在这里留宿,他阿哥可是这一段出了名的拦路打蒙混的强盗。‘我的天哪!又被老爹算到了,怎么办呢……’鬼豆心中盘算着……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刚想转身离开,有一根闷棍就从耳边呼啸而过,好险哪!幸亏有心理准备,才躲过一劫!小姑娘的阿哥果然是出手毒辣的强盗,侥幸躲过一劫后,鬼豆不敢怠慢,就跪下来行礼并自报家门道:“我是鬼豆,神算子鬼谷子的儿子,我跟你无冤无仇,但我早知道我爹算准我今天必死于强盗之手,还请你成全”强盗一听乐了,原来是神算子的儿子,大家都说他,算的准,我今天偏不杀你,让你老爹算不准,于是就放过了鬼豆,一夜相安无事……
经过一连串的考验,鬼豆发现每当出现危险的时候,总会遇到贵人搭救,每次都能有惊无险,遇难呈祥。最后,鬼豆终于顺利到达了京城,找到了父亲。
鬼豆见到了父亲,递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要求父亲算上一卦。谁知鬼谷子只瞟了一眼,就把那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还给了鬼豆,说道:“这个人如果没有被洪水淹死,也会死于虎口,就算侥幸逃脱虎口,也会碰到贼人遇害,还算什么?”
鬼豆闻言,忍不住喊了一声“爹阿,我是您的儿子鬼豆阿!……”,鬼谷子没想到,眼前这个小伙子,就是自己认为已经死去的儿子,大惊。鬼豆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述给父亲。
鬼谷子听罢,老泪纵横地说到:“如若不是你帮助了那七位姑娘,即便没有被洪水冲走,只怕后面那几次灾难也难以逃脱,看来心存善念,是能够逢凶化吉的。看来这命数也是可以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只要心存善念,广布德行,这命数也是会改变的。既然如此,那么从今往后,我便再不断人生死了吧。”
俗话说:“人善天不欺,终有得运时”,虽然这个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充满了神话色彩,但它所要表达的道理,却是朴素且实在的。
看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悟与气魄,并非只是现代人的认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的。
#——德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