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蛇其实就是毒蛇,是出自《淮南子·本经训》的一个词,虺蛇读(huī shé,【灰蛇读音】),我国北方常说的土虺蛇,也就是蝮蛇,北方叫七寸子的蝮蛇品种。是剧毒的毒蛇。
虺蛇亦喻恶人。《淮南子·本经训》:“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后汉书·段熲传》:“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 羌 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於良田,养虺蛇於室内也。”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渡江》:“生平性格似虺蛇,腹有戈矛脸有花。” 郭沫若 《访花园口》诗:“居民百万成鱼鳖,国贼一夫正虺蛇。”
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出自南朝时期著作《述异记》。
虺传说故事:
虺:是龙的一种,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化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裘士京先生认为:“(蟠虺纹)是与蟠螭纹相似,但图案稍简化而龙体更鲜明的(龙)纹饰。”
马承源先生认为:“蟠虺纹就是盘曲的小蛇的纹饰。”
蜥蜴之蜥,古籍中或记作‘虺’。《诗·小雅·正月》:“胡为虺蜴”,历代注家均认为即蜥蜴。由是可见,‘虺’,‘蜥’二字古相通用。而虺,乃是古代中国传说中著名的山林鬼物,其原型原来是蜥蜴。
何新先生《谈龙说凤》一书中认为:“龙的原型来自远古的湾鳄,及蜥蜴类动物,并且得到文献与考古文物等多方面的证据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语言分析(尤其注意分析保存在古文献中的活语言,即口语资料),来构建新的理解和解释方法。此学说已被相当多的人所接受。随后何新先生古生物学的证据,古历史地理学的材料,以及古文献的记载,提出:“古中国的大陆及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动物,它其实就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所谓的‘龙’的生物学原理。换句话说,‘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作“马来鳄”,“海湾鳄”,“湾鳄”。
在古代文献中,这种巨鳄一直被称作“蛟龙”,它与蜥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方可理解《述异记》中的如下一段传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这一传说的真实涵义应该是:古人认为蜥蜴五百年后可以长成为蛟龙,而蛟龙一千年后可以长成为巨龙。
下面小编就来给发酵分享一组虺蛇,也就是毒蛇图片,另外也分享一下古代传说中的虺的形象。
蝮蛇常见蝮蛇短尾腹蛇也就是土虺蛇图片游戏中的虺蛇修仙图片上古虺蛇图片水神共工就是虺蛇游戏中的虺蛇图片
相关文章
-
09月05日
-
09月05日
-
08月27日
-
08月26日
-
08月25日
-
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