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真的存在吗

时间:2023-11-28 13:43:02编辑:异灵君

石器时代愿藏娃娃之谜。这个谜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愿藏娃娃”这个谜语的意思是: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防止野兽伤害自己,就在身上绑上一个铃铛,当野兽靠近时,铃铛发出声音,吓跑野兽。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于是就把这个方法传承下来,成为了我们现在看看到的“拴铃铛”。”说起自己的传统手工技艺,王玉兰老人滔滔不绝。

一、太湖之谜?

太湖成因之争:

早在20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登施丹就著文认为,是大江淤积导致了太湖的形成。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则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 — 泻湖 — 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成。

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不断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已经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人对泻湖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海水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虽然一边冲刷,一边沉积,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古陆地来说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确有泻湖地貌的沉积,但它不具有整体意义。

可是人们在翻阅一本叫《吴中水利记》的北宋时期的古书时,发现书中记载着:在北宋神宗八年(1075 年),太湖地区发生大旱,太湖水位下降到了以住从来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米干涸的湖底上,竟然露出了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的街道,一根根已经近于腐烂的树桩仍然立在湖中。人们还在太湖的湖底找到距今6000年至1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

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人们推测,大约在6000年到1 万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低平的平原,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他们的家当,就被洪水淹没了。

二、假如有远古文明,能不能发现他们的化石?

优质答案1:

当人类还没有文字时,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出土的一些文物进行判断他们所属的时代。在中国出土了许多他们文明的产物。下面小编和大家介绍一下。

元谋人是在中国发现最早的直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1965年,地质作者在云南上那蚌村西北的山岗上发现了两枚人类门齿化石,通过科学检测,这两枚牙齿属于170万年前的一个男性青年。同时出土的石器、炭屑和动物化石证明元谋人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它们的发现证明了中国人的历史起源。

蓝田人,他们的化石1963年-1965年在当地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研究表明,蓝田人的大脑容量为778毫升,他们已经开始直立行走,是亚洲北部已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距今大约75万年。

山顶洞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距今约3万年。考古学家发现山顶泡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虫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裴李岗文化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市的装李岗发现,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出现于前5500年一前4900年之间,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出现了农业生产饲养业也已出现,有家猪、家狗、家鸡甚至家牛。狩猎仍是重要生产活动,以木制弓和骨制箭为狩猎工具。

磁山文化于1933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大约出现于前5400年一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农业是磁山文化的主要生产部门,出土的家畜骨骸有猪、狗、牛、鸡,磁山文化的主人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饲养鸡的人。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5300年一前4300年。这一时期的石器农具磨制非常精细,主要有锛、石犁、耘田器、穿孔斧、穿孔刀等。农作物品种很多,如籼稻、花生、蚕豆、芝麻、甜瓜等。

河姆渡文化存在年代约为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四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准北一带,存在年代约为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木质农具如耒、耜等已经出现。随葬猪下颚骨成为当时的风尚,猪颚骨的多少成为衡量财富占有量的标尺。

红山文化在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发掘。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从红山文化的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石刀、石磨、磨棒等收割和加工工具,表明红山文化居民过着定居的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生活。

马家窑文化反映了甘、青地区的原始文化。饲养业在马家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猪、狗和鸡等家禽。渔猎业已退居第二位,作为农业和饲养业的补充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

优质答案2: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确有远古文明,也确实发现了化石。但是这会颠覆目前人类的认知和动摇整个价值体系,不便于公开而已。比方古楼兰 这些区域就发现很完整的巨人骨骼,因为干燥保存的很完好。

三、湘西“苗蛊”巫术真的存在吗?苗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优质答案1: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这里是多种民族的汇聚之地,其中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的人数占比居多,也正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中的民俗文化给湘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湘西民俗文化流传的是一种巫文化,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湘西赶尸、放蛊、落花洞女等。

优质答案2:

这里说的是湘西苗蛊巫术,我不是那里人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作为贵州苗岭一带我确实经历过苗蛊巫术的事件。至于大家相不相信,就作为一个故事来听听吧,毕竟迷信不能提倡嘛。

贵州苗岭坐落位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是凯里,这里的人口以苗族侗族为主,就是在州府凯里市区里的常驻人口大多还是少数民族为主。在这以山区为主的苗族侗族的地方,巫术蛊术还是经常见到,虽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的2020年了,迷信封建类巫术还是存在,不信的看客有空来凯里市一个叫北门街的小巷子里,那里还是存在好多以巫术为生的苗族人。

说到这里,你还是不信真的可以问问凯里一带的苗族人他们确实看见这些以巫术帮人看病去灾的巫师。在凯里市北门街那条街,有门面专门帮人算卦,解蛊,下蛊的巫术人,这类巫术的人群大多以苗族妇女为主,本地人叫他们为姑婆或者是问米婆,当然也有男的巫师,只是占少数。苗族的问米婆一般都大龄妇女为主,她们专门为一些有需要的人服务,比如:问家里人前程,问婚姻,做巫术一类和解蛊。而问米婆的收入呢就是来自这些有需求的人供给的一斗米和鸡还有钱,当然给钱一般都是以十二为整数,比如十二块钱,一百二十块钱,当然看个人经济能力给。以这类为生的问米婆或者巫师也有不少收入的,但前提是作为这个巫师或者问米婆得有过硬本事才能让人信服力,信服力增加了,收入的话就更多。

这里的所提到的问米婆解蛊之术,本人经常看到,因为我在这条街也呆了二十多年了。解蛊一般的方法大多是以烧鸡蛋为主,复杂的方法就用滚鸡蛋了,当然也有更复杂的解蛊术,但是我没有亲眼目睹。烧鸡蛋解蛊就是中蛊人拿一只土鸡蛋给问米婆,问米婆念咒语后用纸钱烧熟,剥开里面看看鸡蛋的蛋白形象走势是中的啥蛊,然后把鸡蛋处理掉就把蛊解掉了。比如说:鸡蛋蛋白表面上表现出来形象像蛇就是蛇蛊,像蚂蚁就是蚂蚁蛊。。。。。。好了,说到这也差不多结束了,想了解更多苗族民俗文化可以关注一下,我是苗族民俗学者,欢迎你的关注。。。谢谢!

四、山东焦家到底挖出了啥?为何会引起轰动?

优质答案1:

2017年,考古队在山东焦家村发掘了一批5000年前“巨人墓”,最高身高近2米,平均身高远远超过了现代人,这次重大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古人身高的常规认识。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村一带,早些年济南搞建设的时候,就发现了这片遗址。当时考古队推测的面积是56万平方米,然后就做了安全保护。

不料2016年,焦家遗址附近修田间小道时,又发现了古墓,由于遭到了损坏,山东文物局就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一年的时间,考古队发掘了2170平方米,发现了大量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其中包括116座房址、215座墓葬和一段土城墙。

这些房子很有特色,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在地面,每一户排列很有规律,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不过肯定没有现代的豪华。

那200多座墓葬大部分都有陪葬品,基本都是陶瓷品和玉器。考古队在附近发掘到了1座陶器制作间,而做工精美的玉器从哪来目前还没找到相关依据,所以还不清楚出处。

另外,陪葬品中还发现了动物殉葬品,有猪、狗、老鹰等。

这次发掘最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墓主人的身高,按古墓规模来判别身份的话,部落首领的身高近2米。比部落首领身份稍低的几十个古墓主人,身高普遍在1.8米以上。

而剩下的一百多普通族民,身高绝大部分都在1.7以上。这太恐怖了,平均身高一算比5000年后的现代人都还高不少。

专家的解释说:“这一时期已进入农耕时代,而且已开始饲养家禽,所以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有没有一种要晕倒的感觉?

这种说法不仅现代人不服,古代的农民从坟里都要跳起来骂娘:“难道我们种的不是粮食?我们养的家禽是外星球的?”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200多个“人证”又不是个案,为什么他们的后代越长越缩呢?看看从中世纪欧洲人的身高变化能不能找到答案。

据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一项调查,9世纪~12世纪,欧洲人平均身高是1.73米。不过从那之后欧洲人身高,开始越长越矮。

到17世纪平均身高降到了1.67米,法国人更离谱,直接掉到了1.62米。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爆发,生活水平的提高,欧洲人又长回来了。

欧洲人为什么会出现倒缩的情况呢?目前一种主流的说法是和气候变化有关。虽然这不一定是准确答案,但至少比上面的专家回答靠谱。

至于焦家遗址的“巨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随着未来大面积的发掘,能从中找到答案。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优质答案2:

山东章丘焦家村史前遗址是公元前4300~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焦家村史前遗址是1987年发掘的,之所以近年来受到大家的瞩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现了多具古人的尸骨,这些尸骨体型巨大,集中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原始祖先的认知。

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技术水平落后,当时的人们缺少足够的营养,所以寿命短,个子矮,这是以往大家公认的事实。人类进化的方向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愚昧到先进,从矮小到高大,从短命到长寿,这是被证明过的真理。

可是在焦家村史前遗址发掘出了多具身材高大的古人尸,最高大的一具居然有一米九的身高,还有多具超过一米八五的,这就很不寻常了。

要知道我们现在发现的同期的其他古人类尸骨,一般个子都不超过一米七。

目前这个遗址呈现出来的“巨人”在几千年前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还有待继续研究,需要更多的实物材料来证明。

据古人类学家推测,也许这个部族有着特殊的基因,或者是产生了一种变异的基因,才使得他们身高如此巨大。

也有人推测,当时他们生活的山东半岛,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食物充足,这些古人并不缺乏营养,因此他们的身高得以长得如此巨大。

不管怎么说,这个考古发现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它为我们研究古人类的史前生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和样本。

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弄清楚为什么这些人能长得如此高大,看样子“山东大汉”的称呼应该从史前算起。

五、半坡遗址背后有什么秘密?

优质答案1: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半坡遗址

所属城市

陕西西安

遗址面积

约5万平方米

揭露面积

1万平方米

发现时间

1952年

开放时间

9:00 - 17:00

门票价格

40元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级别批次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时间

1961-3-4

文物年代

公元前4800~前4300年

目录

1总体概述

2其他信息

3遗迹

4遗物

5意义

6博物馆

7文物保护

折叠编辑本段总体概述

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在河岸台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层、红烧土层、红烧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夹杂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锛、刀、笄、针等各种工具、用具。又在一口双桶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积层中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陶罐与一个完整的骨笄。随即把遗址的这一发现报告中央文物局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采用大面积揭露与分层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遗迹,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刀、陶刀、石磨盘、石杵、石凿等735件,发现存有粟粒并储藏东西的窑穴及大量墓葬。[1]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0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

半坡遗址风景

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折叠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8000多万人次。[2]

折叠发展历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折叠特征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

图片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折叠聚落布局

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5]

折叠烧制陶器的窑址

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其中人面鱼纹彩陶盆,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墓葬的类型

折叠特点

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

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

折叠随葬品

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折叠编辑本段遗迹

折叠房屋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6]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

《墨子·辞过》中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室高足以辟湿润,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古代社会中的"前朝后寝"的宫室正是源于半坡这种"前堂后室"的大房子,以大房为中心,四周围绕众多小房屋。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

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200余个,都属于泥圈柱洞。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饮食用的细陶钵。

半坡文化风采

折叠窑穴

主要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窑穴,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 状;晚期的较大,一般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同一时期的窑穴,一般密集成群。窑穴中往往发现有吃剩的食物或各种工具用具,有一个堆积着18厘米厚的腐朽谷壳,有的则发现有人骨架。

折叠沟道

发掘资料表明: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防卫设施,而且规模宏大,半坡遗址居住区周围环绕有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的大围沟;沟的底部宽4米,并发现有木柱痕迹,在围沟底部和两旁曾设有防御之类的障碍物。类似的大围沟在其他同时期遗址中也有发现,除防水和排水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血亲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的总出土量为1.1万立方米,如用三吨位的卡车,可装载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半坡先民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的。

在居住地区的外围,环绕一条大型防御性壕沟,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圆形。壕沟现存长度约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宽下窄,北部一段口宽6-8米,深5-6米,靠居住区的一边沟壁坡度较大,并且沟口比另一壁高出约l米。在沟底发现3根炭化木柱,间隔各有4米,用造不明。可能是用于汲水平台支撑立柱?

折叠陶窑

半坡陶器

半坡人有了专门的制陶区,说明陶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制陶工艺也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折叠墓葬

半坡氏族的墓葬共发现250座,分为两种:一种是成人墓,共174座,一种是小孩墓,共76座。成人墓多位于大围沟外北部的氏族公共墓地中,一小部分在沟外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还有两具屈肢人骨架埋在居住区的窑 穴中。小孩墓有73座是瓮棺葬,两座无葬具,另一座是按成人葬法埋葬的,小孩和成人基本上是异地埋葬的,小孩埋在居住区房屋近旁,成人则埋在部落居址之外。

折叠编辑本段遗物

出土的生产工具分别用石、骨、角、蚌、陶制成。有斧、铲、锛、刀、石磨盘和磨棒、箭头、鱼钩、鱼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 3种。陶器器形以夹砂陶罐、泥质或细泥陶钵、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划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另外还有:精美多样的装饰品,芥菜或白菜的碳化种子,粟的遗迹,人工饲养的猪、狗骨骼,以及各种动物骨骼、鱼骨和果食等,说明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狩猎和采集也占有一定地位。

折叠生产工具

半坡遗址共出土石、骨、角、陶、蚌、牙等质料的各种生产工具5275件,另有陶制半成品2638件。按照工具的主要功用,可区分为三大类:家业生产工具;渔猎工具;手工业工具。此外,还有其他一类,包括因功用不明或可兼用于不同工作部门的各种工具。[7]

折叠生活用具

陶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遗址中收集的陶片在50万片以上,超过全部出土物总数的80%,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器皿近1000多件。从其形状、质地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不同类别。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划符号,计22种,100余个,可能为记事或记数用的。郭沫若则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折叠其他人工制品

乐器,有陶制的口哨(或称作陶埙)两只,保存完整,皆为细泥捏制而成,表面光滑但不平整,灰黑色。

装饰品发现很多,计有9类1900多件。以形状分,有环饰、磺饰、珠饰、坠饰、方形饰、片状饰和管状饰等:以功用分,有发饰、耳饰、颈饰、手饰和腰饰;以材料分,则有陶、石、骨牙、蚌、玉、阶壳等,其中以陶制的最多,石制、蚌制的次之,骨、牙制的较少。

折叠动物骨骼

半坡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偶蹄类:猪、牛、羊、斑鹿、麝等;食肉类:狗、狐、獾貉和狸;奇蹄类:马;啮齿类:竹鼠、田鼠;兔形类:兔及短尾兔。另外还有少数鱼类及鸟类骨骼。

出土的骨路,无论是属于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非常破碎,看来都是经人工打碎的。除了鹿角和部分碎骨可能是作骨器使用外,其他骨似乎都是为了吃肉和吃骨髓而打碎的。

折叠编辑本段意义

折叠历史意义

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8]

折叠现实意义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博物馆

折叠出土文物陈列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

半坡遗址

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两个陈列室陈列的是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可分为石器类、骨器类和陶器类。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插、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二十二种刻划符号也展示在陈列室中。[9]

从半坡遗址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彩陶文化首次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折叠遗址大厅

博物馆外观

遗址大厅为3000平方米,是原始村落的一部分,其房屋建筑早期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已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这在当时可算是了不起的举。从遗址中还可以看到一条长300多米、深约5米、宽约6米的大鸿沟;这是护卫村落、不受外来部落的侵犯,防止野兽突然袭击的防御工事。遗址中还能见到公共的墓地,有的墓地上放着瓮罐,瓮罐上边盖着陶盆,陶盆中间钻有一小孔,人死后尸骨放在瓮罐中,小孔的作用是让死者的灵魂进出方便。遗址中还有储藏物品的地窖 和公共仓库等。这些使用过的窖穴、陶窑、墓葬等先民遗迹,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

优质答案2:

谢邀,我不是考古界的,此问题答不了。

上一篇:开封是几线城市

下一篇:万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