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意义

时间:2023-12-04 07:50:36编辑:异灵君

贯通亚欧非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既是沿途各国人员往来和商贸物资流通的交通路线网,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纽带和桥梁。

它连通亚欧大陆的东西南北中,网聚东西方不同文明圈,成为中古时期亚洲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沟通亚欧非不同文明的主渠道,人类相互认知、逐步交融、走向全球化和命运共同体的大舞台。

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其起源始于人类早期自然力驱使下的远距离部族迁徙、长途征战,以及好奇心、探索欲驱使下的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进行的地理探险等行为。

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证实,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前,亚欧大陆及北非之间就开通有多条类似的商贸通道。

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是由德国东方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五卷本《中国亲程旅行记》 ( 1877—1912 )中提出来的,书中他将从中国长安(西安) 到达罗马之间的一片交通贸易网络称为"丝绸之路"。

亚欧腹地的草原地带,先秦时期就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大体衔接而成的 "草原之路",指的是经蒙古高原通向西方的交通线路,这是丝绸之路的最早雏形,游牧民族对这条路线的开发和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草原丝绸之路绘画

西汉的"绿洲之路",指的是由中原地区出河西走廊通往中亚及更远地区的交通路线。在河西走廊中断时,中原与西域、中亚的交通路线主要靠草原之路与绿洲之路衔接; 蒙古帝国是草原之路最繁荣的时期。

而且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新疆和田已有采玉和琢玉的部落,玉已大量流入中原内地,这条从中原地区经河西走廊到新疆天山南疆的通道被称为"玉石之路",是张骞开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前身。

再向南从古巴蜀到东南亚和印度的贸易路线即陆上"西南丝路" ( 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 "高山峡谷丝路") ,原称 "蜀身毒道",指从成都平原到云南大理,由此通往东南亚或通过西藏进入印度的贸易路线。

西南丝路

从海路看,东北亚等地也自古就有海上往来通道。在中国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西海岸的东海北部、黄海范围内,自古存在 "东北亚地中海",其间的沿海环岛航线早在先秦时代就开通了,是早期中日韩先民往来交流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西北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在中国的汉唐之间盛行,到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整个中亚西亚地区的伊斯兰化和航海技术的发达,丝绸之路的重点转移到海上。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由东南地区的港口出口到世界各地,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开创了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更伟大的时代在哥伦布环球大航海之后来到,世界的贸易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丝绸之路也开始了一个新篇章。

吸收并发展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产生了中国化佛教的代表——禅宗和受佛教影响的新儒学——宋明理学

经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印度梵僧、西域胡僧为主体、汉译佛经为内容的早期传播阶段,在与儒家、道家、玄学等学说的交流过程中,在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天台、法眼、律宗、禅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各大宗派,《关于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的几个问题》一书认为:

"儒佛之辩盛于朝野。北宋以来,禅宗一枝独秀,文字禅、默照禅、看话禅三大禅宗学派推波助澜,引领佛学思想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发展,禅宗完成了中国化。"

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再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使中国化的佛教在整个东北亚地区流播开来,成为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

在外来佛教完成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出现 "三教合一" 的趋势。在佛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儒学吸收佛教思想理论,诞生了程朱理学,到明朝继而诞生了王阳明的心学。

沟通了阿拉伯文明,传入了伊斯兰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回族

唐高宗永徽二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敕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有史记载的阿拉伯帝国使节来访达37次。另外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所载: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向阿拉伯求援,有三千阿拉伯士兵东来帮助平定安史之乱,这些士兵后来大多留在了唐朝,成为后世回族的族源之一。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成为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朝,蒙古建立四大汗国,地跨亚非欧,在疆域内实行统一的驿站制度,东西海陆交通畅通无阻,丝绸之路达到海陆俱盛时期。大批西域包括中亚、西亚、东欧各国的遗族、军人、教士、俘虏、仆从等人口被强征掳掠东来,形成 "色目人"。

移民侨民阶层,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散布全国各地,他们后来与先前唐宋时移居中国的西域侨民共同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古代回回人

在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且不断吸纳周边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屹立千年,独具东方魅力。

儒家文化圈是以儒家文化构建基础社会的区域的统称,又称"儒学文化圈"。从秦汉时期开始,儒家学说随着中国东部地区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海陆交通的开通和人员往来及经贸、文化交流的开展,传播到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发展成为官方学说。

通过以中国中原朝廷为宗主国的宗藩关系,东亚建立起册封、朝贡、历法、礼法、科举等制度,形成了以使用汉字文言文为官方文字,以皇帝年号纪年和使用农历,以稻作农耕为主的生产结构和稻米为主的饮食结构,在服饰、建筑、茶药、婚丧礼俗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相近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的文化圈。

丝绸之路线路图

对应丝绸之路的兴衰历史,就会发现中原王朝强盛实现大一统的历史时期,正好是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中原与周边及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兴盛的时期,而中原王朝衰落、分裂割据时,也恰恰是周边各族势力强大、割据一方、阻塞丝绸之路的时期。

因此,丝绸之路的兴衰起伏实际上同时也是中原王朝汉族为主的农耕文明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游牧文明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其最大结果就是实现了中原加边疆的辽阔中国版图和汉族华夏文明为核心、融汇周边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

东汉末年即罗马帝国时代的欧亚形势

观全球化演变历史,总体而言主要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生存发展方式及价值观结构性差异下的相互作用和逐步交融,其基本互动方式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劫掠和战争,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抵抗和同化。汉武帝为抗击匈奴而派张骞出使西域,是全球化第一波开启的标志性事件。

纵观古代欧亚大陆的全球化历史,不难发现,汉唐中国、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发挥了主导作用。汉、唐帝国强力抵抗,驱除匈奴、突厥两大强势游牧民族西迁,促进了陆路丝绸之路的大畅通和经济文化的大交流。

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之间,一方面把在欧洲失传的古希腊文化整理和传承给欧洲,另一方面把先进的中国文化特别是 "四大发明" 传给欧洲。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蒙古帝国使幅员广阔的欧亚大陆不同民族文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交融,丝绸之路臻于海陆畅通的繁盛阶段。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

产生的时间及后续的影响都不相同。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 13 世纪,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

唐朝灭亡之后,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以及亚洲内陆地区政治局势的持续动荡,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才不断凸显,最终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主要纽带。

海上丝绸之路对近代世界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响。相反,陆上丝绸之路自唐代之后则一蹶不振,日益衰落,不再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主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分布的方式各有特点。路上丝绸之路"穿越崇山峻岭、戈壁沙漠、乡村城镇。如果这一线条的某一部位出现了断裂,整个交通路线也就不再畅通了。

历史上亚洲内陆国家兴亡、王朝更替、民族迁徙、暴力征战致使陆上丝绸之路经常中断。此外,由于自然原因而导致的地形、地貌的重大变化,也会使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或改变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由多条航线构成的网络,分布在浩瀚的大海上,四通八达。在木帆船时代,无论哪个群体、政权,都没有力量去改变或阻断这些航线。而且,随着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新的航线还会得到拓展和延长,从而使这个网络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细密。

运输方式有巨大差异。陆上丝绸之路主要依靠骆驼来运输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则要借助于帆船来进行运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能力要大大超过陆上丝绸之路。

对科学技术依赖程度的有所不同。海上丝绸之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就越来越繁荣了。

外来民族移居方式不同。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线路,而且还是许多民族进行大规模迁徙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民族大迁徙路线

结语

中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吸纳周边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奠定了现代中国作为世界多民族东方大国的疆域版图和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化大国地位。

此举无疑推动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文化交融,实现了古代社会农耕、游牧等主要经济形态之间的交互作用,开启了全球化和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漫长征程。

上一篇:写愁的诗句

下一篇:杨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