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妆

时间:2023-12-04 19:48:57编辑:异灵君

四大春老大花汉春考古:化妆起源六大学说 各个朝代的化妆重点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化妆风格,甚至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都有众多变化。在上古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对自己面貌的“改造”与妆点。在古代不乏有“四大春”者把这件改造之事做得精益求精,“四大春”何许人也?明嘉靖年间的花汉春,明崇祯年间的戴春林,清同治年间的孔凤春,清道光年间的谢馥春。从“年龄”排名来说,花汉春无疑是年纪最大的“老大”了。这“四大春”在化妆这件事上,可是作了不少的研究。

化妆起源六大学说

“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由此可见,2200多年以前就有化妆品了。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璀璨的化妆文化。发展到唐朝时期是第一个鼎盛时期,修饰手法更为细腻,形成了完整的七个化妆步骤,眉形和贴花钿有数十种。明清时期满汉相融、国门初开,是第二个鼎盛时期,这个阶段很多如开在前门的花汉冲此类香粉店生意极为红火,店内的花汉春老牌化妆品、滴珠宫粉甚至一度被充为宫需。近代著名化学家齐如山(1875-1962)《中国的固有的化学工艺》一书也谈道:“几百年来,制粉以北京为最。”“宫中所用之脂粉”在晚清时期“有些时归商家承办,如前门外珠宝市路花汉冲香料铺,即是一家,他用宫中制粉方法来制作,最细者名滴珠宫粉”。现代历史学家傅振伦(1906.9.25-1999.5.8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博物学家与档案学家)《七十年所见所闻》“花汉冲是该店主妇之名,开设于明朝,其匾额为严嵩所书(严嵩所写者尚有六必居酱菜铺及西鹤年堂国药店,一在珠宝市,一在菜市口)。后为厂坊,前为市面。”“清朝在崇文门设关收税,专充宫中胭脂之费,该号(花汉冲)生意因而大盛。”

京剧名伶王凤卿在接受《立言画刊》(1941年第161期)采访录《名伶访问记:王凤卿》中回忆起当年这些老牌化妆品,也是啧啧称叹:“年乃师演关戏为揉脸,当年用老云香阁之银珠油揉抹,个人得师傅亦遵照此法。近年偶演关戏,市上花汉冲香铺尚有‘银珠油’”。

那追溯到最上古时期,化妆这件事,是怎么开始的呢?化妆的起源一般来说来源于宗教、保护、装饰等几个方面。化妆的起源仅用一种学说就难以作出完整的解释,各个社会时期的主导文化不同其起源说也各不相同。

宗教学:是一种宗教行为,用颜色或颜料祛病免灾,祈祷平安,宗教学开始提出化妆学说。

保护学(伪装学):人类为了从某种环境中保护自身,伪装或隐蔽身体,最后这种保护装扮发展成美化手段。

装饰学:原始人从自然中受到启发,把花、动物等图案以纹身的形式画在皮肤上装点了皮肤。

标志身份学:为表示地位或阶级、性别或未婚和已婚等,以集体或个人的形式人们开始了化妆。

追求异性学:为了在异性面前展现自己的魅力而开始装饰身体的学说叫做追求异性学,男女之间的爱情,不管古代或现代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伪装学:古代人用动物的羽毛或尖嘴、动物骨头、植物色素来修饰脸部和身体,一球获得战争胜利,称这种学说为伪装学。

然而不管出发点是哪个,从什么时候开始女人们开始描眉画唇还是有典可考的。虽然《诗经》成书的时间仍未有定论,它里面不但有丰富的史料和有关世风的内容,对于女子的化妆习惯也有一定的描述,例如“自伯之江,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大概是她之所以不怎么打扮自己不是因为没有化妆品,而是丈夫出了远门,装扮起来也不知道给谁看。可见,当时妇女修饰妆容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普及了。

从化妆到化妆品,花汉春等四大春老牌继承了哪些精华?

上古时代,中国妇女的化妆习惯在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始兴起,而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的主要原料是铅粉。商周时期化妆可能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装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殷商时期,因配合化妆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进化妆习俗的盛行。因为铅粉是古代妇女化妆的基本材料,而晋雀的《古今注》中说:“三代以铅为粉。”在殷纣时期,就开始用燕地红蓝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也提到铅丹和粉锡,都说明在商周前后已能制造铅粉和红黄色的铅丹,周文王时,妇女已广泛使用锌粉擦脸。而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宫廷贵族女子的生活用具中,除了梳子、铜镜、耳勺、匕等之外,还出现了一套研磨朱砂用的玉石杵及调色盘似的物品,上面都沾有朱砂,这都足以说明我国妇女的化妆最晚在商代已经出现。

从商代时期被定型成使用型的化妆品如铅粉、锌粉等,其实都是属于重金属,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皮肤会变黑变差,这个在古代妇女的使用过程中她们也意识到了。在手作逐渐形成商机之后,如“四大春”等老牌便抓住了这个机会进行了改良。

古代真正高档的妆粉,都是在铅粉作为基底的基础上,再配以名贵香料,并且加有几味修护皮肤、润肌养颜的药料来改善原来的缺点,精制为更有护肤效果的养颜妆粉。老人们记忆里的“清代北京的一些名牌化妆品如花汉春等,是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自行对铅粉进行加工。其具体工序便是把铅粉加入适当香料,用水调成浆糊状,然后通过小漏斗,泻漏到纱布上,形成一个个荸荠大小、窝头型的粉团,俗称‘窝头粉’。用水研开,涂于脸上,既香又白。因为这种粉块的形状也如同滴落的梨形珠粒,所以还获得了一个更优雅的名称‘滴珠宫粉’或‘滴珠香粉’。”这是在民间妇女中流行的脂粉,具有白嫩肌肤、芳香双颊的功效。当代作家王永滨所著《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1999年)中,关于花汉春的妆粉也有这样的介绍:“自产的各种香粉选料精良,制作认真,香气持久,味正,白的洁白,红的鲜红,因之,驰名京城,在光绪年间,曾供应清皇宫内使用。”花汉春这“又香又白”“气味持久”的京粉,除了紫茉莉花种以外,还根据不同的方子、不同的级别,分别加入了蜜陀僧、白檀、麝香、轻粉、白芷、鹰条、金银箔、珍珠、龙脑香等不同具有养颜润肤功效的中药原料,这样才能“轻白红香,四样俱美”。

四大春考古:各个朝代的化妆重点

当人们解决了使用感和安全性的问题,化妆这件事情就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女人们在美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地创新与进步,化妆品也随着化妆史、美学史的发展不断地翻新与创造。

原始社会:颜面修饰术取代文身

“文身”是我国最初的化妆,用利器在人们的前胸、后背、两臂和面部划出各种图案和记号,并涂红白两种颜色。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文明程度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文身”来美化自身是一种残忍和野蛮的修饰手段。颜面修饰术诞生,人们用动物和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脂、粉取代了文身。颜面修饰术开始受到重视,为以后化妆发展奠定基础。

春秋、战国:“脂粉”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胭脂的原料红蓝花。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

同时,改善面部皮肤的光泽开始成为化妆内容。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一种是用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就是从米从分的。另一种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也叫“铅华”或“铅粉”。

图示:玉簪花粉

汉朝:黛出现,女人们开始画眉

汉朝时开始广泛使用黛来画眉。黛是一种出产自西域的黑色款式,有染色的作用。普通黛青描画前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图示:热门电视剧《甄嬛传》里皇上赏的螺子黛,是波斯国(现在的伊朗)进贡的

南北朝:出现面饰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说:“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花黄就是指金箔剪出来的花型。可见,从南北朝开始,女人们开始在脸上贴饰品来美化,这种叫做面饰。面饰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花色个异,目的其实是遮盖瑕疵,修正脸部缺陷。

唐朝:化妆发展的重点阶段

唐朝是化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化妆所用的材料增加,而且化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化妆已经成为一种礼仪习惯,当见朋友的时候必须化妆以示尊重。皇帝在奖励大臣的时候也会分赐大臣口脂和面脂。

眉毛:唐代的眉形千变万化,唐玄宗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形以示提倡,并赋予每一种眉形以美丽的名字如倒晕眉、小山眉、蛾翅眉、月棱眉等。

钿:花钿不仅局限于脸上了,头发上也开始贴花钿。而且图案也变化无穷,有圆、点、面、花、小鸟等。材质也有纸质、丝绸、金箔等。

唇:唐代唇的描绘收到了女子的重视。眉形之多,有以形状取名,还有以颜色取名,如大春红、小春红、万金红、淡心红等

图示:唐朝的各种花钿

宋朝:人们开始染指甲

很多女生现在都喜欢涂指甲油,这件事情其实是从宋朝才开始的。宋朝化妆不局限于局部化妆,开始注意身体其他部位的修饰和美化。女人们用明矾捣碎凤仙花,用其染红手指甲。男人们与女子一样喜欢戴花,不仅在良辰佳节表示吉祥,遇有国家大事,大臣与帝王一共戴花。

明清:满汉相融与舶来品的混合

清代名著《红楼梦》中零散有十数回描述各种化妆品和制作方法,清代宫廷则早有内务府为各宫各殿采购胭脂水粉。都城多为各方美物集合之所在,再加上历代累积沉淀的制作工艺,北京地区的制粉技术登峰造极,京粉也成为各方妇人竞相追捧的奇货。之后时局动荡,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大量西洋商品的涌入,化妆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不断传入我国,人们见识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冲击,这个时期的的化妆用品与技巧在沿袭旧朝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各种自我尝试与创新。流传至今日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四大春,明嘉靖年间的花汉春,明崇祯年间的戴春林,清同治年间的孔凤春,清道光年间的谢馥春。基本上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她们最早的故事的。

现如今,经济发展飞越,促进了化妆发展空前繁荣,人们迸发出对美的渴望与热情,化妆又再次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借鉴国外化妆的同时,也注重了本民族传统化妆品的制造技术的继承与发扬。得益于古代化妆品的原料从北方传进来,古妆的制作工艺、品类拓展、配方进化也得以在北方繁荣地发展起来。如花汉春等老牌京粉传人根植于北京,继承了京都璀璨的化妆品制作工艺,把几百年的化妆品历史与精华得以发扬光大,让几百几千年后的今人也得以有幸使用到当年曾经在中国美学历史上璀璨夺目的国妆化妆品!

上一篇:硅藻土的作用

下一篇:免费抽签解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