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之治

时间:2023-12-12 10:29:45编辑:异灵君

永徽之治,是指“贞观之治”之后,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649),讫于永徽六年(655)。

唐高宗即位之初,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由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当时唐朝版图空前广大,边陲安定,百姓阜安,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背景

唐朝建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政治、法律、军事、科举等制度方面,唐朝基本上承用隋制而加以改进,比隋朝更加完备,更加周密。

唐太宗李世民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他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为唐高宗即位后创立盛世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一废一贬,于是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李治在京师长安即位,是为唐高宗。

影响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唐高宗的统治都是贞观之治的继承与发展。虽然以仁孝著称的唐高宗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守成君主。开创之功固然需要胆识与才干,而遵行旧轨并非不需要能力。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成功的君主未必一定要大刀阔斧地推陈出新,恰恰相反,遵循旧制、循序渐进,往往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从永徽年间开始,唐高宗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极限:东起朝鲜半岛,抵达日本海;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拉伯;南至越南横山,越过北部湾,占有半个越南,抵达中南半岛;而北部则越过贝加尔湖,占有整个蒙古。

李治在位34年,这个时期大唐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孟宪实《唐高宗的真相》: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

英国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

上一篇:香菇肉丝

下一篇:罗马是哪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