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宝藏,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同时还记录着古人的生活,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俗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于古诗词往往由文人才子所创作出,俗语是民间的文化产物。
俗语是用人们通俗易懂的句子组合起来,总结了人们对于这个世界探索的一些规律。
当然在当今社会里,一些俗语已经不再适用,但还有一些独特的俗语却让我们从中获知了许多重要的道理,其中就包括这句“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很多人在听到这句俗语的时候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在讲述女性,事实上这是对这句俗语的误解。
就如同“三十而立”一般,在《论语》中就提到了这句俗语,说的是人在到了三十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应该建立了一个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体系,在待人做事方面更加得体。
孔子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境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句话变成了激励男人的俗语。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也是同样的情况,在如今的社会里这句俗语成为了形容女人的句子。
按照生理学特征,女人要比男人生长得更快,因此在三十岁之后女人要比同龄的男人更加成熟。
男人的激素水平一般会在二十五六岁达到顶峰,而女性雌性荷尔蒙也是同样的情况。
到了三十岁之后女性因为自身阅历在感情方面变得更加丰富,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提起情爱就脸红害羞的小女孩了。
因此有人便用这句俗语来形容女子这时候的状态,但事实上古人的这句俗语是用来形容男人的。
狼和虎都是两种强大的食肉动物,它们的特性却有着明显不同。
我们在文言文《狼》中了解到狼吃了屠夫给的肉却并没有停止追击屠夫的脚步,这也是狼本性中的贪婪。
后来狼还用引诱的方法想要从背后袭击屠夫,这可见狼的狡猾。
而在现实生活中三十岁的男子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才能让他在职场中站稳脚跟。
如今很多企业都宣扬“狼文化”,企业的老板都希望员工为了公司的利益不断拼搏。
在古人眼中“三十如狼”,就是在激励到了三十岁的男人有一颗昂扬上进、不懈拼搏的内心,这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而“四十如虎”也是如此,老虎是百兽之王,具备让人畏惧的特征。
而到了四十岁的男子应该具备一定的城府和威严,在幕后运筹帷幄。
这才是这句俗语的本义,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要具备拼搏精神,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城府,遇到事情不毛躁而是仔细思考,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法。
“三十如狼”,在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年少的无忧无虑已经褪去,这个阶段的男人一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这时候自己的精力也达到了顶峰,所以这个时候正需要具备如同“狼”一般的野心与拼搏,为了生活不断奋斗。
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还不能明确自己内心的目标,不能为了改变眼前的一切去努力奋斗,那么人生基本上也就定型。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情,最终留给自己的只有碌碌无为。
“四十如虎”人到了四十岁,一生已经过半,此时的男人家庭和事业都趋于稳定。
这时候的男人需要有一定的城府和威严,在家庭和事业上能够自己做主。
晚清大臣左宗棠在四十岁的时候正是凭借着如虎的气势让自己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年轻时候的左宗棠也是一位落魄学子。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多次赶考,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他失望而归。
但他对于失败并没有绝望,而是在这些经历中积累和总结,在机会降临的时候他为清朝夺回了诸多失地。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是一句对男人激励和总结的俗语,但因为社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其本意。
总结:古人留下的俗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深思。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承着正确的态度,好好去思考这些文化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