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

时间:2023-12-17 17:17:32编辑:异灵君

穿青族资料简介,穿青族被国家承认了吗?穿青族属于哪个民族?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56个民族一家亲,可是在中国,还有一些未识别的民族(族群)。对于在贵州来说,甚至是在小编生活的普定来说,就有一种民族(族群),他们叫穿青人(现在的身份证上是这么写的),他们的民族认定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既不是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不是汉族,国家也未有明确的认定,目前大多统称为青族或穿青人。如果你是青族,或者你的身边有青族的话,相信你对于这个民族(族群)的情况并不陌生,那么青族的同胞们,你们真正了解自己民族(族群)的历史文化等相关情况吗?

历 史

关于穿青族族源,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

土著说 ? ??

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僚人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该观点。 (见1985年《贵州穿青人民族成分问题的重新调查报告》及2003年织金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内部著作《穿青人历史与文化》)

分支说

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征讨云南时迁移到贵州的随军汉人,由于地理隔绝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一个集团。持这种观点的为以民族识别专家费孝通为代表的部分学者。 ?(见1955年费孝通《贵州省穿青人的民族成分问题调查报告》)

混合群体说

认为穿青人是明代汉族移民与当地土人(即汉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互相通婚融合后形成的,处于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社会之间。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部分学者的观点。 (见2006年《穿青人问题研究》)

穿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待定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谱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人目前被视为未定民族,目前他们身份证的民族栏仍标注为穿青人,属于人数最多的待定民族,但有时可以享受少数民族的某些待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有民族数仍是56个。

分布及人口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1954年普选登记有248000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67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20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贵州省自报填写“穿青人”自称的人数约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3755.72万人的1.7%。毕节地区约54万人,安顺市约8万人,六盘水市约2万人,其它地区共约3万人。织金、纳雍、大方、黔西、金沙、毕节、赫章、威宁、六枝特区、盘县、水城、清镇、平坝、安顺、普定、关岭、镇宁、紫云、兴义、兴仁、晴隆、安龙、普安、长顺、册亨、望漠、贞丰、龙里、贵定、福泉、施秉、镇远、黄平等三十多个县(市、特区)均有穿青人居住,其中织金和纳雍两县穿青人最多。织金县有穿青人23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全县32个乡(镇)561个村28个居委会都居住有穿青人,最多的以那镇达17650人。一万人以上的有城关、桂果、牛场、化起、八步、珠藏、金龙、马场、板桥等10个乡(镇);五千至一万的有三塘、阿弓、三甲、茶店、中寨、绮陌、狗场、实兴、白泥、少普、熊家场等11个乡(镇);五千人以下的有猫场、龙场、自强、大平、官寨、后寨、普翁、上坪寨、营合、纳雍、黑土等11个乡(镇)。 纳雍县有穿青人约22.5万,全县25个乡(镇)居住有穿青人,最多的雍熙镇有37000多人,一万人以上的有雍熙、中岭、阳长、王家寨、百兴、张家湾、勺窝、新房、寨乐、老凹坝、沙包、曙光等12个乡(镇);五千人以上的有龙场、乐治、董地、化作、水东等5个乡(镇);五千人以下的有维新、库东关、寨乐、姑开、羊场、锅圈岩、昆寨、左鸡戛、猪场等9个乡(镇)。(关于穿青人的人口分布情况,详见织金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七辑《穿青人历史与文化》)

名称来源

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

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和所穿衣服来称呼的;之所以称为“里民子”,是因为他们先民与早期“里人”(或泛称“僚”)有关,这是就其历史源流来称呼的;称为“穿青”,是从“衣尚青”而得名,这是以其服色特点来称呼的。这几种称呼先是他称,进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们的自称。

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乾隆《威宁州志》,继后是光绪《平选州续志》和民国《大定县志》、《镇宁县志》、《平坝县志》。《平远州续志》和《大定县志》是在记述同治初年农民起义时提到的,《镇宁县志》则把“穿青”作为该县的第四种民族载入史册。此外,清康熙三年吴三桂平水西之后流传于民间的木刻唱本《水西传》也记有“穿青”,把他与水西境内的彝、苗、仡佬、龙、蔡、羿、白、仲家等八个民族并列,统称“九种夷蛮”。由此可知“穿青”这个名称,至迟在清初就有了。

服饰

从前穿青人妇女不缠足,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所谓三节衣,两节袖的花衣服。即衣身用青蓝二色的布接连拼凑而成,上节青色至腰。下节蓝色至小腿。

衣脚用寸许宽的白布镶边,衣襟镶寸许宽的云勾花边;衣袖的主袖之外套两层活动套袖,一层比一层短,袖口大,外面套肩袖口更大,形如古代武士的护肩甲。每一层袖口均绣有云勾花边,看去如三节连成;衣袖是活动的,有二三层,穿时钉上,翻二留一或全翻于肩上,故有反托肩或外托肩之称。

穿青人姑娘的服饰与穿青妇女的服饰不同之处是:不用青蓝二色连接,用全青色或全蓝色,白布镶边,云勾花边镶衣襟,白布或云勾花边镶袖口,衣袖不上套袖。上述服饰,由于旧社会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强令改装,是以解放后穿青人服饰在大部分地区与其他民族已无大区别。贵州省郎岱镇的穿青人在服装和生活习惯上已基本满族化,只有少数人还保留着族人的服装。

语言

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

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有人说这种语言与古时候湖南江西一带流行的方言有渊源关系。但是“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

图腾

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把猴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随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则被认为是不敬祖宋,辱没先人的行为。山魈是猴的一种,乾隆《黔阳县志》有解释云:“楚俗多奉三霄,有天魁、云霄、洞霄诸号,即山魈之讹也。”这反映了穿青人原始图腾信仰的一些情况,到后来发展为图腾信仰一五显华光崇拜,只要穿青人生息的地方,就有这种崇拜的物质体现--“五显庙”和“五显坛”。

族源

至于穿青人的族源由来,学术界向来有多种说法:

土著说

有主张土著说的,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僚人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部分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该观点;

分支说

还有以著名民族识别专家宋蜀华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

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战争结束后,大军就地垦戍,这部分随军汉人(包括军人和他们的家属)留居当地,和当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长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笔者所在村子及附近村寨的穿青人祖籍都为江西,证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至于这两种说法谁是谁非,尚待时间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来证明。

如果说我们穿青人的确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这的确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穿青人的形成过程是汉族的少数民族化过程,这和今天的少数民族汉化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究其根源,大概因为土著民族是当时当地的主导,在生产资料和人数上都占有优势地位,人数少、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汉族被其同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文化习俗

穿青人的民俗富有特色其中尤以婚姻、丧葬习俗和为甚,下面分别给予介绍。

婚俗

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民间通常有十八礼数之说。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笔者所在的村,结婚是寨中最隆重的事情,从最初的提亲到确定婚期,要历时数年之久。到了婚礼举行的时候,从筹备到成亲,时间跨度需要月余。这是一个冗繁复杂的过程:

点礼

接亲中的“点礼”,即清点接新娘子时婆家送去的衣、帽、鞋袜等礼物。在男方家选定结婚吉日的头天下午,要请数十位青年男女,抬着花轿,吹起唢呐,扛起彩旗,敲锣打鼓到亲家去接新娘。在收礼前,要由主接亲( 亲客 )二人在亲家焚起香案的堂屋内举行“三拜见”礼节。

即对着亲家天地菩萨拜三拜,每一拜都要说些对亲家祖宗、父母、族内兄弟姐妹的恭维话。跨进大门一拜,“亲家门中,祖德宗功,不才等举手拜见”。再拜,“亲家高堂,椿茂萱芳,不才等举手拜见”。三拜:“亲家棠棣,伯仲叔季,不才等举手拜见”。

三拜已毕,请亲家收礼。亲家委托的收礼人打开礼物细看,少不了要提缺这缺那与接亲客发生争执。接亲客持让步态度,承认婚后补上,要求亲家谅解。在争执不休时,亲家中德高望重的老辈从中说:“算了 ! 争不争反正都是他家的人。”这样,点礼结束。

圆房

结婚吉日的当天上午,去接亲的一帮人用花轿把新娘子抬到距新郎家 10 余米处放在地上,圆房立即开始。圆房首先是回车马。由新郎抱着一只大雄鸡,对准内坐新娘的花轿,由阴阳先生指挥做法事后立即宰杀雄鸡,吩咐参与接亲的东西南北中五路车马大神各回原位;其次拜天地。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跨进新郎家的堂屋门坎后暗示双脚跪在草席上,此时新郎按照阴阳先生的“一拜天长地久二拜地久天长、三拜荣华富贵、四拜儿孙满堂”进行四拜;再入洞房。

拜天地结束,仍由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随着新郎进入洞房,并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进行活动。进入洞房后,开始做“法事洒帐”。阴阳先生边用净水洒边念:“一洒荣华富贵,二洒金玉满堂,三洒子孙兴旺,四洒五谷存仓。……洒帐已毕,万事大吉。地久天长,新人坐床。旁人请出,加官进禄。婚姻合合,万事其昌”。至此圆房结束。婚礼一般为三天。即第一天敬亲,第二天正酒,第三天打发客人回家。家境好的富户还办四天,即第三天留客,第四天才打发客人还家。

如果你有机会到穿青人聚居区,一定可以看见很多女孩子的左手留着长长的指甲,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穿青人的女孩子,都要把自己的指甲掐进喜欢的人的手心里,让他的鲜血留在自己的指甲上。如果你在穿青人聚居区被一个女孩子用指甲划伤了手,呵呵,那么我想我应该恭喜你了。

丧葬

穿青人的丧葬也有一套富有特色的程序:穿青人的老人过世,有草鞋荐亡、竹棍报丧、买水浴尸、垫鸡鸣枕、火把送葬、鹊窝掩井、拔牙等七种习俗。就拿其中的买水浴尸为例,即老人逝世后,由孝子带上香、纸和金属币到井边或河边买水。到时边烧香、纸边哭死者,然后将金属币投于井中或河中,再从井里或河里取一桶水带回家,先舀一碗放在神龛上,余用给死者洗身,孝子还要喝一点洗尸水。晚上孝女孝媳用柳条蘸神龛上的水洒放死者,边洒边哭嘱死者:“要喝阳间清凉水,不喝阴间迷魂汤”。

跳菩萨

穿青人庆祭五显坛的活动,俗称“庆坛”或“跳菩萨”。每年的农历九月至腊月期间,凡是许下愿信或父子、兄弟分家亦或人畜不旺,灾病侵扰的人家都要举办一场跳菩萨活动。以前是三年两头跳,现一辈人多只跳一次,由父亲把“坛”分给儿子,无儿无女的人家不得供奉五显坛。庆坛活动时间原为五天,现简化为三天,第一天起坛、第二天庆坛、第三天收坛,由穿青人中专门的宗教职业者“先生”(或称“道士”)主持。先生有宗派之分,称为“佛家”、“道家”、“佛串道”、“儒坛”等,一般七至十三人为一班,班头称“掌坛师”,每一班都有自己的“祖师牌”。

“穿青人”问题的来龙去脉

1955年,由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派人来到贵州,由省、地、县三级抽人参加共50多人组成工作队对穿青人的民族成分问题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主要是毕节、安顺两地区。在毕节又分为大定、纳雍、织金、水城四个组。调查组对外的名称不统一,在纳雍叫“山区生产调查组”,在织金叫“访问组”,在大定叫“山区生产改造工作队”等。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穿青,其次是龙家、蔡家、卢人、南京等族称。这次调查从四月份在省里开会布置到八月初回省总结,前后历时四个多月。这次调查以费孝通教授为首,其结论是穿青是汉人而不是少数民族,形成《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调查报告》(以下简称1955年《调查报告》)。当时的调查报告没有公开,但是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和执行政策的时候是按照这个结论为参考的。1978年9月,费孝通在政协全国委员会民族组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仍把穿青人等归入汉族当中的一部分,他说:“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去的汉人,前后有若干批。早去的汉人曾经长期和内地隔绝,和后去的汉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受到后去的汉人的歧视,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解放后,有人要求承认是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

但1955年《调查报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查典型的选取问题。1955年《调查报告》举例大多是穿青人聚居区边缘地带的大方县,汉化已很严重,穿青人聚居的腹心地区则鲜有涉及;

二、史料选择问题。1955年《调查报告》轻史料,重家谱,对史书地志上关于穿青前身的记载一笔带过,但却很看重穿青人家谱中的说法,将其视为论证穿青为汉人的依据,而对普遍存在的家谱造假严重问题予以回避;

三、民族认同标准问题。1955年《调查报告》认为穿青人是江西随军而来的汉人形成的一个带有地方特点的移民集团,但贵州汉族有诸多从不同地方,以不同缘由来的,为何偏偏就只有穿青形成了这样一个集团?这是难以理解的。

199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黄光学主编的《中国的民族识别》一书当中重申了1955年《调查报告》这个结论,并且说:“穿青人过去并没有否认过自己是汉人。我们所收集到的谱书,没有例外的,把汉人中有名的人物作为自己的祖先,比如张氏可以联系上张良、张飞,比如刘氏可以联系上刘邦、刘备。这种情况在苗人和彝人中是不易见到的。在历史上凡是发生民族斗争时,穿青总是在汉人一边的。在吴三桂和水西的战斗中,他们站在水西一边,那是因为这次战争还包括着明朝移民和清朝的斗争。就是这样,在传说中穿青还要声明是出于不得已。穿青过去也从来没有自觉另外是一个民族或部族的单位。他们这个集团并没有一个自己承认的名称,穿青这个名称原来认为是别人对他们侮辱的称呼。过去绝不能当面问对方是不是穿青。我们知道有不少地方穿青和穿兰争着做‘真汉人’。‘穿青穿兰是一家’的说法在青兰杂居的农衬中是很普遍的。”

然而这一说法同样存在严重错误。穿青人家谱中却存在着大量造假和矛盾的现象,比如入黔时间前后颠倒不一:穿青李姓家谱先是说祖上“因洪武调北征南”而来贵州,后又说是“大明永乐十年由江西入贵州”;穿青龙姓族谱先是说洪武年间而来,后又说是嘉靖年间为官退休后落籍于此;穿青张姓族谱竟说祖先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入黔,竟然在清朝嘉庆三十二年升官,中间隔了434年,更何况嘉庆在位时间总共才二十五年。还有就是祖先官位显赫,史料却毫无记载。并且倘若发生民族争斗时,亦从未出现过“穿青总是站在汉人一边”的情况。1985年《重新调查报告》就引述了黔西北地区流传的民歌唱本,里面就有穿青人遭到刽子手吴三桂屠杀的内容,清朝咸同年间陶新春领导苗族起义的时候,就有张油客,卢会聪的穿青人参与或支援。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调查结束后,部分穿青人对当时的民族成分调查结果表示不愿意接受。而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爆发,在“文革”当中,民族问题便不再被提及。到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民族问题又重被提起,由此而出现了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民族识别和更改民族的高潮。在此背境下,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了1981(112)号文件,开展了全省未定民族的识别工作。当时主持此次识别工作的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苗春亭的意见是:“要加快民族识别的速度,靠国家民委派人来不现实。同样,各地靠省民委派人解决也不现实。有民族识别工作任务的地、州、市、县要组织力量,自己识别自己。”苗春亭特别强调要注意:“弄清民族意愿,与此无关的一些事不要过份追究,比如族源的探讨。民族意愿要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去调查研究,要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去对待。”1984年1月,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决定穿青组由织金、纳雍两县定人分工撰写出《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重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重新调查报告》),并带到贵阳集中讨论修改。1985年3月,贵州省民委有关人员带着这份报告向国家民委汇报,要求将穿青人识别为单一少数民族,被中央否定。(穿青人知识份子自我民族识别活动材料来自于织金县县志办公室编《织金县志稿·民族志稿》)

1986年2月1日,公安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分填写问题的通知》,其中第三条规定,居民身份证民族项,应按照国家认定的民族名称填写全称。对四种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第三种情况特别指出:己定汉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见,仍应填写为“汉族”,将穿青人归为汉族,文件到了贵州以后,贵州省有关部门没有下发执行。

1986年4月24日,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办公会议听取省民委党组关于民族识别工作的汇报之后,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1986)29号文件,明确指示在穿青、蔡家等八个集团的民族成分问题:“没有明确解决之前,先维持现状,即:凡已经按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然怎么填写。”

1986年5月1日,国家民委党组向习仲勋并中央书记处报告(即国家民委[86]民政字第25号)“我国民族识别的任务在五十年代已基本完成,更改民族成分的问题,现已基本解决。”同时提出了几条原则,其中第四条说:“对于相互近似的民族集团,……尽可能地相互合为一体,认定为同一民族。”获得习仲勋并中央书记处同意。

时间到了2003年5月,公安部在针对穿青人民族成分的填法时提出填“汉族”的意见,并命令各级公安派出机构具体执行,这一命令在穿青人当中激起了很大的反响,穿青代表通过织金县民委向贵州省民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贵州省民委联合省公安厅将问题反映到国家民委乃至国务院。2003年8月28日,公安部发出公治(2003)118号文件《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意见为“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对你省革家人、穿青人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革家人’、‘穿青人’。”

穿青人今夕身份证变化对比

上一篇:五一节放假几天

下一篇:国家5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