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宫复原图
故宫隆宗门以西发现元明清遗迹“三叠层”,最下层为元代地层。
明朝重建时基本清除 “活儿干得特别干净”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5日公布一组考古成果,包括首次发现的元代地层、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宫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等。其中,元代地层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
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也就是元朝皇宫,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隆宗门西发现的一组建筑遗存中,发现的瓷片、瓦片等将地层时代回溯至了元代。
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明代建故宫时清除了元代工程
据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介绍,在隆宗门以西发现的一组遗存,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最下层的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
“最下层的这组遗存从层位关系判断为该遗址最早的一组堆积,结合其包含物推断其年代指向为元代,是故宫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李季说这组叠压关系清楚的元明清遗迹,堪称故宫“三叠层”。
在距地面3米的考古现场,工作人员说,包含物中有定窑白瓷碗残片、磁州窑黑梅瓶残片等,年代约为金元之时,按照考古发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则,可将年代定为元代。“里面一个明代的碎片都没有。”李季说。
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基本重合,但由于元代时间较短,此后又是三朝古都,历史痕迹多被抹净或覆盖,因此元大内的位置一直扑朔迷离,几代考古工作者苦苦找寻。而故宫作为皇家遗存,处于元明清的核心地带,具有唯一性,所以专家一般推断元代皇宫可能在现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侧至北海琼岛区域。
“我们一直在寻找线索”,李季说,明代建故宫时曾重做地基,将元代工程基本清除,“活儿干得特别干净”,所以此次发现非常罕见。
此次考古发现的元代地层,则可以确定元大内(皇宫)就位于此处。至于元大内有多大面积,本次发现的又是哪座宫殿,目前尚未可知,有待未来发现,“就像拼图一样”,李季说。
清宫“垃圾坑”出土重要文物
此外,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发现以往未知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由地钉、桩承台、磉墩、夯土层、夯砖层等遗迹构成,是一处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工艺考究的宫殿建筑基址,推测其时代为明早期,为研究紫禁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发现的元代土层也是沿着此处宫殿遗址发掘而得。
在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考古区域,工作人员发现了清宫瓷器埋藏坑。“这是首次在紫禁城内发掘出土有意识埋藏的御用瓷器碎片坑。”李季说,这从考古学上证明了皇帝对御用瓷器从生产初端到使用末端的全程垄断。“这里其实是当年的垃圾坑”,李季说,当年清宫废弃的瓷器会被砸碎埋在此处。
故宫考古研究所还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掘了大量较为完整的正德官窑釉上彩半成品堆积,并发掘出土了部分釉上彩颜料、配制釉上彩的原料,这在景德镇御窑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铺设消防管道时意外发现
李季说,故宫考古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献,还有多个学科,古建筑、文物保护、信息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工作。
故宫是认识北京、认识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具体考古中,会始终坚持最大限度保护遗存、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利用各项维修工程的坑道、管渠等剖面,以随工程进行的方式。元代地层就是在隆宗门外铺设消防管道时,意外发现的。
所有考古发掘均贯彻“见面即停”理念,“发现遗迹先不急于向下发掘”,他说,而是耐心、谨慎地揭露其范围、层位与性质,并研究实施科学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