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兰珍

时间:2023-12-29 01:30:19编辑:异灵君

1942年5月,在初夏的重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学者猝然长逝,此人就是陈独秀。

要知道陈独秀的大名如雷贯耳,一直闪耀在中华大地上,并且为民国时期青年的思想启蒙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就是这么一个风云人物,在晚年时却贫病交加,令人很是唏嘘和惋惜。

万幸的是他在离世前,身边还有年轻的妻子潘兰珍陪伴在身旁。

在他离世以后,也有数百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对于陈独秀来说也算不枉此生。

陈独秀的一生虽然饱受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一个忠实的共产主义者。

早年留学日本,探求救国真理

陈独秀1879年出生于安徽,由于那会儿大清还没有倒台,所以年轻的陈独秀还中过秀才。

然而,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整个国内社会也出现了很大的动荡,陈独秀开始怀疑自己曾经学过的所有儒家知识。

他为了寻求真理,便多次留洋日本。

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时期,陈独秀看到了日本社会因为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这让陈独秀的人生观受到了很大冲击,他突然意识到以国内目前的情况,年轻人不能总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寻求救国之道,与其等待着被帝国主义侵略和宰割,不如学习日本,主动改变思想,勇敢迎接一切挑战。

于是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在这场思想运动中,陈独秀主张反传统礼教,反对文言文,提倡一定要用先进的,科学的,与民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在历史上,这场运动是一场极其富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

更重要的是,这场运动也推动了近代青年的民主觉悟思潮。

值得一提的是,陈独秀不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还是国内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只是由于到后期,他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只能被迫离开决策中心。

可陈独秀一身傲骨,内心深处非常爱国,即便自己远离党组织,也时刻不忘关心时局。

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后,愤怒的陈独秀更是拿起笔墨,发文章痛诉国民党的妥协主张。

他的文章引起了一片舆论,也就是因为这样,陈独秀才被国民党给抓起来,并且判处了13年的监禁期。

然而面对这一切遭遇,陈独秀临危不乱,他不仅不为自己辩解,更做好了将牢底坐穿的准备。

也就在那会儿,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

潘兰珍出生于1908年,比陈独秀整整小29岁,两人之间差着一个辈分,但是这悬殊的年龄差并不能阻止两人相爱。

晚年幸得一妻,对他不离不弃

原来在1930年,22岁的潘兰珍意外发现自家的阁楼附近,不知道从何时搬进来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人。

出于好奇,潘兰珍开始留意起这位中年人来,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位中年人其实是陈独秀。

在两人日久的相处中,潘兰珍逐渐喜欢上了这位成熟稳重,而且十分有涵养的中年大叔。

在上海隐姓埋名的陈独秀,也逐渐对年轻漂亮的潘兰珍心生爱意,两人心心相惜走到了一起。

由于潘兰中不能生育,两人还在商议后主动抱养了一个女儿。

可是,就在两人结婚没两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小家庭陷入了黑暗之中,只因陈独秀因为痛诉国民党而被抓了起来,彼时潘兰珍才回过神来知道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可不论他究竟是什么身份,作为妻子的潘兰珍早就认定了陈独秀作为丈夫的身份。

于是潘兰珍在简单收拾行李以后,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陈独秀被关押的地方,还在大楼附近租了一间房子。

她白天做好饭菜给陈独秀送过去,晚上则在煤油灯下做些零活补贴家用,这种两点一线的日子非常枯燥,但潘兰珍却并不以为然,她日复一日,年复一日奔波在家里与大牢之间,这也让看守大牢的士兵感动不已,他们深深被陈独秀与潘兰珍的爱情故事所折服。

在潘兰珍的细心照顾下,陈独秀虽然人在大牢,可身体和精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摧残,这也让他得以有多余的时间静下心来写作,在被关押的整整五年中,陈独秀的作品接连问世,而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潘兰珍的功劳。

1938年初,由于国内形势变化,全民抗战时期逐渐拉开了帷幕,陈独秀也因此而被提前释放了出来。

临终嘱托让妻独立,但有一事不要做

在他人生的最后四年里,陈独秀与潘兰珍携手一起到达重庆落脚。

晚年的陈独秀日子过得非常清贫,而且身上疾病交加很是凄惨,可他始终怡然自得。

1942年5月,陈独秀便在贫病中悄然长逝,他直到最后一刻也时刻关心着国内时局,并一心为抗日做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

在陈独秀临终之前,他拉着爱妻潘兰珍说:“我其实最放不下你,兰珍吾妻,等我走后希望你能够改嫁,生活上也能够独立自主。

但有一点不要做,就是别拿着我的名声去卖钱。

潘兰珍流着眼泪点了点头,答应陈独秀自己一定会遵照他的遗愿去生活,也断然不会拿着他的名义去卖钱。

在陈独秀安排完所有后事后,他便停止了呼吸,享年63岁。

陈独秀的离去是我国文坛上和思想界中的一大损失。

在他逝世以后,潘兰珍则先后在农场以及学校里工作,她凭借着自食其力让原本的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改善。

而陈独秀的几个孩子也对潘兰珍尊敬有加,并感念在父亲最后的时光里,因为有潘兰珍的陪伴而不至于孤独。

结语

然而,这位命途坎坷的女性在1949年在刚刚建国之后,因疾病去世于上海,享年41岁。

陈独秀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亲眼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也能够看到日寇被坚强的中国人民赶出华夏。

而他虽然没能等到这一刻,不过他的妻子潘兰珍却帮他看到了这个梦想的实现。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陈独秀虽然曾经生性固执,也曾犯过几次思想上的错误,但是他刚正不阿,从来不为利益低头,是一个十分有气节的人。

他的一生有过轰轰烈烈也有过低落回潮,可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他都坚贞不屈,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他是近代新思潮的指路人,也是民族的脊梁。

上一篇:纪梵希和赫本

下一篇:修容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