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分裂

时间:2023-12-31 03:33:26编辑:异灵君

1975年4月21日,南越总统阮文绍宣布辞职,这标志着南越政权正式垮台,分裂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越南最终实现了统一 。

尽管北越完成了统一,但当时的北越政府并没有把南方人民当失败者看待,相反,他们还在多方面给予南越人民支持。

按理说,这样的政策会有助于国家统一,可实际上却造成了南北方挥之不断的矛盾,这种现实与历史的考量着实有些匪夷所思。

越南统一后,越共内部很快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也就是南方派和北方派的开端。

据资料记载,50年代初越共内部领导人的分歧就已凸现,当时北越建立后,胡志明作为国家主席掌控政权,北方派代表长征担任越共,而南方的实权人物黎笋则长期把控南方政局。

1956年以后,长征由于在“土改”中杀人过多,被迫下台,胡志明为平衡派系矛盾,亲自兼任了的职务。

1960年,黎笋趁胡志明长期在国外活动,慢慢夺取了国家权力。

尽管胡志明为制衡南方派,曾安排范文同作为国家总理在派系中“掺沙子”,但没想到范文同是个墙头草,见风声不对很快倒向了黎笋。

就这样,北方派的生存空间瞬间被挤压,甚至连武元甲掌控的军方都被黎笋所渗透。

1986年,黎笋寿终正寝,他的老对手长征再次上位,这一权力洗牌对之后的越南政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征掌权后,不仅纠正了黎笋时期推行的“霸权路线”,还亲自扶持改革派阮文灵出马,将越南送进了现代化的大门。

越南实行革新开放后,南方派由于地处对外开放的大门,所以他们同外界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思想也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

正因为如此,南方派长期对传统国家体制表示不满,认为国家应进行新一轮体制改革。

与此相反的是,北方派大多从事党务宣传工作,思想相对保守,在国内素有“保守派”的称号。

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南南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

在统一之前,北方属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大本营,南方则属于资本主义,这对之后双方人民内心思想的分裂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

这种理念方式在历届国家政权的分配中都有体现,而权力的布局又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影响,这样一来,南北方的权力冲突自然越发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党内团结,越共党内抛弃了领导人集中决策的国家体制,代之以“马车式”的领导体制。

这种所谓地区分配的政治原则表现为:越共一职由北方派人士担任,主要掌管党内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而南方派则以国家总理为阵地,主抓国家的经济建设。

除此之外,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通常由胡志明的家乡人担任(即中部出身的干部),这就是越南政坛的“四驾马车”。

一般来说,北方派在意识形态上属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派,而南方派则倾向于效仿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进激进的市场化改革。

由于“南北党”现象的出现,越共内部始终存在权力分野的乱局,它直接导致了越共内部中枢的结构性矛盾。

东欧剧变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越共内部的机会主义者也随之抬头。

这些民族主义者鼓吹西方的那一套体制,主张实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持这种观点的以南方派人士居多。

进入新世纪之后,越南的集体决策体制越发明显,这直接使南北实力均衡的传统得以延续。

尽管南北方的争执主要聚焦于国家体制的变化,可实际上,无论是北方派还是南方派,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却趋于一致。

因此,人们习惯的“亲美派”和“亲华派”的划分,并不能反映越南对华政策的现实!

上一篇:交际与口才

下一篇:文银是什么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