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女尸

时间:2023-12-31 17:30:56编辑:异灵君

一个汉代古墓的意外出土,一个千年不朽的女尸现世,还有关于道教成仙秘术的传说,仍有弹性的遗体让人不禁思考,这道教的秘术是真实存在的吗?

1971年,中苏关系恶化,迫不得已,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建造一个地下医院以备不时之需,而马王堆就是最佳的选址。一开始工程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没过多久,突然发生了坍塌事件,紧接着就从地下不断涌出蓝色的气体,这样的诡异现象也吓到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很多人猜测这下面就是一座古墓,因为马王堆在湖南省长沙市,而长沙这个地方本就是文化古地,很多千年古墓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难道这又是一座千年古墓?文物研究员侯良先生听闻此事,猜测这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火坑墓。

此事事关重大,考古专家和有关部门认为,工人在挖掘的过程中很可能已经对古墓的构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他们申请了对古墓进行保护性挖掘。其实对于专家们有这样的担忧是能够理解的,长沙有太多古墓被盗墓贼破坏了,而那些古墓里面的珍贵的文物也不知道被流落到哪里去,这也是专家们对古物流失极大的遗憾。天不遂人愿,在挖掘的过程中,总是阴雨绵绵,时不时还来一场大雨,工作人员一边小心地进行挖掘工作,一边对抗这恶劣的天气。由于专家们无法准确地知道那蓝色的气体是什么,所以也使得工作人员十分小心翼翼,所幸的是在挖掘的过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事故。然而,当挖到一个很深的洞穴的时候,专家们有一瞬间的心凉,他们本能地以为这个古墓早已经被盗墓贼破坏了,但是抢救工作并不能停止,工作人员发现这个盗洞足有17米深,但这个深度并不能达到古墓,是什么让盗墓贼停止了盗墓的脚步,难道是他们放弃了?还是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不管怎样,至少可以确定这个古墓还没有人踏足。很快,工作人员就发现后面的土粘性很强,而这种粘性很强的土是白膏泥,是一种常见的墓葬防腐黏土。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土里发现新鲜的树叶,还不止一片,这让专家很是奇怪,为什么土里会有这些新鲜的树叶,这明显不符合常理,难不成这树叶在这土里待了上千年?显然这也很难让人信服,想要知道答案,只能继续挖掘,但是没想到古人用了5000公斤的木炭来密封古墓,能让古人劳师动众、费尽心思的守住这古墓,想来这古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啊。

这座古墓的构造就像是一个漏斗一样,自上而下递减。由于有的椁板重量高达千斤,所以专家们决定现场作业,这样也能一定程度的防止盗墓贼趁虚而入。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一座震惊中国的古墓即将被他们揭开神秘的面纱。椁板下就像是一座宝库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精美的陪葬品,但与别的古墓不同,这些陪葬品就像是新制的一般,并没有因为千年的岁月而蒙上任何的灰尘。有考古人员打开其中的一个漆器盒子,一时间他竟觉得自己眼花了,里面装有一半的水,而水里面有藕片,那藕片新鲜的就像是刚刚拔出切开的一般,神奇的是在接触到空气的一瞬间,那藕片就像是失去了生机,与水融为一体。这古墓的一切都透露着不寻常和神秘的气息,让人忍不住继续探索它的秘密,而这一切也只有在见到墓主人的那一刻,才能去知晓它其中的答案。

在古墓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棺材,而那里面就有专家们一直找寻的答案。棺材上铺着帛画,上面各种奇特的图案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最让专家们感兴趣的是蛇身的女子,这跟神话故事的女蜗形象很是符合,难道这就是古墓的主人?专家们压下心底的疑惑打开最后一层,他们看见了一个浑身被丝绸包裹着的尸体,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护古墓的主人,专家们不惜一切代价将棺椁搬出,并移到室内,而这棺椁也被专家们拆解成64块木板,而这正好跟道教的八卦六十四象吻合。

这不禁让人猜测,难道古墓的种种异象都是道家的秘术?这古墓主人是道家弟子?隔着厚厚的丝绸,专家完全看不到墓主的真容。专家们把裹在墓主人外的20层丝绸小心翼翼地解开,里面是一具足以震惊中外的女尸,因为她历经两千年竟没有腐化,你可以看见她的皮肤是发黄的,但是却有弹性,甚至部分关节就像活人的一样,可以自由旋转。这让专家们非常震惊,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为了知晓这名不朽女尸的身份,专家们继续在古墓进行探索,一枚刻着“辛追”二字印章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猜测这很可能是墓主的名号,但是查遍史记都没有发现这所谓的“辛追夫人”。查不到墓主人的身份,也没有千年不朽的答案,于是专家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验尸,对一具千年的尸体验尸,也是闻所未闻啊。在对千年女尸解剖的过程中,专家在她的肠胃里,发现了130多颗甜瓜子,而导致“辛追夫人”死亡的原因就是食用过多的甜瓜子,导致胆绞痛引发的冠心病。

至于为什么千年不朽,专家们推测是墓中的环境特殊,含氧低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这才让尸体千年不朽,跟道家的秘术没什么关系,但不可否认,在墓中确实有大量的道教书籍,而其中包含了占卜、星相和医术,还有一些图画,上面记载了道家的武林秘籍和修道吐纳之法,而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延年益寿的方法吧。

上一篇:那个清晨

下一篇: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