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重要事件的顺序应该是首先评估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影响力,然后紧急情况优先,涉及到人员安全的情况应该立即处理,然后根据事件先后顺序一一解决,最后总结经验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最近遇到一个爸爸,他的孩子刚会走,尽管他每天尽职尽责的按照妻子的要求陪伴孩子,但他内心很烦躁,觉得自己的时间都被孩子剥夺了。想知道怎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既然问题与时间有关,我们就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找找答案。
讲时间管理都绕不开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只有少部分人能用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如果画横坐标为时间的紧迫程度,画纵坐标为事件的重要程度,时间与事件相结合自然产生四个象限,对应四种类型的事件,分别为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和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四类事件的处理顺序,相信所有人都会把重要且紧急的事排在最优,而把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排在最后。那二三象限的事呢?是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还是先做紧急但不重要的?这大概就会有不同的声音了,估计会有不少人把精力放在更紧迫的事情上。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认为,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处理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也就是说,重点处理第二象限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和目的。
为什么这样说?
处理事情应该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划分优先级, 时间只是底线而不是原则。 如果你在重要事情还不紧急的时候不去处理,它早晚会升级为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而总在处理紧急事件的我们,自然会觉得疲于奔命,劳累不堪。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果把陪伴孩子这一事件放进时间管理四象限,你觉得应该放在一二三四哪个象限里?
这位爸爸既然因时间被占据而感到烦躁,那他一定是把陪伴孩子这件事放进了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又或者,因为妻子的监督,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他也许会把这件事放进不重要但紧急的第三象限。
估计有不少人都是这样处理的吧。
我个人认为,陪伴孩子这件事非常符合第二象限事件的特征,属于重要不紧急,但如果不处理就会升级为重要且紧急的事件。
在孩子小的时候陪伴孩子,这绝不是一件紧迫的事情,不陪或者少陪,也不会马上发生多么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因此亲子关系受到影响,等孩子长大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的时候,就真的变成又重要又紧急的事了。在以往的咨询工作中,我见了太多高中甚至大学的孩子父母,为了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请假甚至辞职,来修复亲子关系。到了这一步,大概没有什么事情比陪伴孩子更重要了吧。
对事件重要程度的判断是有很大个体差异的,与价值观有直接关系。 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与不适应行为是由他不恰当的认知引起的。换句话说,如果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就能调整情绪和行为。 对问题中的这位爸爸而言,如果他能认为陪伴孩子是件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尽早处理的第二象限事件,相信他的烦躁与焦虑会得到缓解。
所以与其说四象限法则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理念。当然,早在更久远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把这一理念浓缩为四个字了:
未雨绸缪。
纳碎德国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新中国成立。
时间又来到了年末,2022年即将翻篇。
回顾这一年,北京冬奥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我们畅想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年,世界努力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然而国际局势依然波谲云诡,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多重考验。
新闻从不休息。过去一年,观察者网总共发布了48536篇新闻,经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未来。2023年还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着我们,观察者网将一如既往地陪伴万千用户共同走过。
1、北京冬奥惊艳世界,中国冰雪健儿创多项纪录
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来自五大洲31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共襄盛举,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中国。
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 图源:视觉中国
4日晚的开幕式上,24节气倒计时定格在立春之日、“冰雪五环”破冰而出、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会歌、“掉队的小鸽子”被伙伴拉回队伍……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加上一个个精妙细节,让世界感受到中式浪漫。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小朋友们脚踩星光,与“和平鸽”共舞 图源:视觉中国
为期16天的比赛中,中国冰雪健儿不畏强敌、拼搏超越,收获9金4银2铜,创造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也“拉高了亚洲冬奥奖牌榜的上限”。
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军团中,既有短道速滑队、花样滑冰队这样的“王牌之师”,也有创造速度滑冰奥运纪录的高亭宇、追梦16载的徐梦桃,更有苏翊鸣、谷爱凌这样的新锐横空出世,为中国滑雪填补多项空白。
2月5日,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国队手举五星红旗,庆祝夺冠 图源:视觉中国
比赛之外,冬奥村里丰富多样的菜品、完善的设施和服务,令参会的各国运动员称赞连连;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备受追捧。
2、俄乌冲突爆发10个月战火未熄,欧洲遭遇多重危机冲击
北约连续五轮东扩,不断将俄罗斯逼向墙角,俄乌冲突的火种终于在2022年被引爆。
当地时间2月24日,随着俄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骤然打响。西方国家随即对俄发起全方位制裁。与此同时,西方武器源源不断流入乌克兰境内,美国对乌提供巨额军事援助,持续“火上浇油”。
当地时间2022年3月5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人挤在一座被毁的桥下,试图穿越伊尔平河逃离 图源:视觉中国
冲突爆发10个月来,俄乌在赫尔松、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地区、亚速钢铁厂乃至多个核电站发生激烈冲突。期间双方也曾多次举行谈判,但除了达成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外,乌克兰危机至今依然难以看到和平曙光。
当地时间9月26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海底管道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短期内难以修复。爆炸发生后,美国、欧盟、北约和俄罗斯皆认为这是人为破坏。但谁是幕后黑手,至今扑朔迷离。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波罗的海瑞典经济区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气体正在释放 图源:视觉中国
俄乌战事及西方对俄极限制裁,让全球粮食、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冲击,引发大宗商品涨价潮;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民众生活举步维艰,多国爆发示威活动,抗议燃料价格飙升。美国则趁机兜售自家能源,坐收渔利。
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也受到干扰,严重影响全球贸易正常运行,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4月表示,俄乌冲突使全球经济复苏遭受巨大挫折,其影响将导致143个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被下调,这些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6%。
3、全球爆发通胀,美联储激进加息重创世界经济
2022年,除了中国之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几乎都深陷通货膨胀风暴中。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疫情冲击,纷纷采取高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需求端的快速修复叠加俄乌冲突加剧供给冲击。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商品通胀。
2022年,美国通胀飙升至40年来最高点。为此,美联储在3月至12月间连续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6日,美国纽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 图源:视觉中国
美国相关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外溢,欧洲国家纷纷跟随,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
世界银行9月警告称,全球央行同步加息以应对通胀,可能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并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金融危机,造成持久伤害。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10月发布报告称,发达经济体的快速加息和财政紧缩,以及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导致的危机,已经将全球经济放缓转变为经济下行。
4、中国娱乐圈“余震”不断,“顶流”接连塌房
2021年的娱乐圈艺人接连爆雷,2022年的娱乐圈同样不平静。
3月15日,上海市税务局通报,演员邓伦偷逃税被处罚并追缴1.06亿。随即,与邓伦合作的品牌火速解约,其社交账号被封禁,出演过的多部作品将他除名。
9月11日,北京警方通报,演员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行政拘留。同日,多家品牌宣布与李易峰终止合作关系;华鼎奖取消李易峰“中国最佳男主角”等称号。
11月25日,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宣判。吴亦凡数罪并罚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
吴亦凡(剧照) 网络图
人民文娱针对吴亦凡判决一事发文,表示娱乐圈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企图通过红利掩盖的罪恶都会被清算,越过红线的人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东航客机坠毁事故132人不幸遇难,多方致哀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搜救现场,大量的飞机残骸被挖出、整理,不断运送出来 图源:ICphoto
经过6天全力搜救,“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3月26日晚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新闻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对遇难人员默哀。
3月28日下午,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向东航飞行事故遇难同胞默哀。
截至3月30日,应急处置工作集结各方力量,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共投入消防车216辆、无人机16架、施工机械30台、地质检测设备9台。累计搜索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搜集到飞机残骸及碎片4.9万件。
4月20日,中国民航局网站发布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的情况通报。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接受新华社
东航MU5735航班宣布失事后,联合国及俄罗斯、美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多国向遇难者家属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哀悼。
6、美国得州小学枪击案致21死,全美枪支暴力愈演愈烈,控枪成“无解”命题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发生校园枪击案,导致19名儿童和2名成人死亡,是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以来,美国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嫌犯为一名年仅18岁的高中生。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4日,枪击案发生后,一个家庭在威利·德莱昂市民中心外哀悼 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得州小学枪击案,美国今年还发生了多起恶性枪击事件:5月14日纽约州布法罗市枪击案导致10人死亡;7月4日,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市独立日枪击案导致7人死亡;11月19日,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夜店枪击事件导致5人死亡……
美国枪支暴力愈演愈烈。美国“枪支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网站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2月28日,美国今年已有超过4.38万人因各类涉枪事件失去生命;今年以来,美国17岁及以下青少年和儿童中枪死伤总数达到6060人。
在政治极化、社会撕裂、利益集团相互勾连的背景下,多年来美国控枪问题难有实质性进展。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7日,美国步枪协会在得州休斯敦市举行年会及展览,会场外聚集了大量抗议者 图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枪支管制法案,号称联邦政府30年来首个重大“枪支安全”立法。然而,该法案在共和党阻挠下内容大幅缩水,未能禁售大容量弹夹的攻击性武器,也没能将购枪年龄由18岁提高到21岁。外界普遍认为该法案是“隔靴搔痒”。
另一边,保护持枪的措施在美国层出不穷。6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纽约州一项限制携枪的法律,允许更多人在公共场合合法持枪;8月25日,一名联邦法官裁定得州禁止18至20岁人士在公共场合持枪的法律条文违宪,应予废止。得州政府上诉后,又于12月主动撤诉,“控枪派”再度受挫。
7、唐山“暴打女生事件”全网震怒,9名犯罪分子受严惩
6月10日凌晨,唐山某烧烤店发生一起恶性伤人案件,男子陈某志对店内正用餐的女子进行骚扰并殴打,后与陈某志同行用餐的多人参与殴打。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
视频截图
相关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激起公愤。
6月10日,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官微发布通报称,已锁定嫌疑人,正在实施抓捕。两名受伤女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另两名女子伤势较轻未住院治疗。
中国妇女报6月10日晚发布评论文章,希望当地司法机构持续发力,让敢于以身试法者受到严惩,让包括女性在内的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社会安全度有着更强的信赖感。
截至6月11日下午,唐山打人事件9名嫌犯全部落网。
视频截图
9月23日,唐山打人事件迎来一审判决。由此案牵扯出来的被告,一共有28人,主犯陈继志数罪并罚,获刑24年,其余27人全被依法判处11年至6个月不等的刑罚。
8、中国新能源车再攀高峰,比亚迪力压特斯拉夺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提前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将在2025年渗透率达到25%”的目标。
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70万辆,同比增长90.3%。
3月起,比亚迪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个全面停产燃油车的大型车企。
2022年6月30日,合肥,比亚迪合肥基地生产线 图源:视觉中国
2022 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 64.14万辆,同比增长 314.9%;特斯拉全球范围内交付新车56.4万辆,同比增长46%。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的车企。
第三季度,比亚迪销量继续保持领先,并将差距持续扩大。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53.72万辆,同比增长187.01%;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4.38万辆。比亚迪有望坐稳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一哥”宝座。
9、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政治遗产持续影响日本
7月8日上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一车站附近演讲时遇袭中枪,当天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
安倍晋三1954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曾任日本第90任,以及第96至98任首相。是首位二战后出生的日本首相,也是日本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日本西部奈良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进行街头演讲时被枪击 图源:视觉中国
安倍长期执政,即使辞去日本首相职务,仍在政治上保持活跃。他在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留下浓重的个人烙印,但也留下不少争议。
经济方面,安倍实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行“安倍经济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经济,但随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寒流,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受到打击,新冠疫情又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外交方面,安倍竭力维持日美同盟;对韩关系上,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矛盾激化,关系降至冰点。
安倍任内,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展开了诸多合作,但在安保等层面,积极推进修宪、部分解禁集体自卫权,此后美国政府推行的所谓“印太战略”也是安倍政府于2016年提出的。其离任后更是反华言论不断,多次在台湾问题等中国内政上指手画脚。
10、佩洛西窜访台湾,中国政府强硬回击,解放军连续多日环岛军演,演练“封锁台岛”
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开门揖盗,配合美国政府上演闹剧。
中国大陆开启强硬反击。8月2日晚开始,东部战区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在台岛北部、西南、东南海空域进行联合海空演训,在台湾海峡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在台岛东部海域组织常导火力试射。
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解放军重要军事演训行动进行,并组织实弹射击。
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继续在台岛周边海域展开实战化训练 图源:新华社
8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佩洛西及其直系亲属实施制裁。
世界多国官方发表声明,谴责佩洛西窜台导致台海局势升级,是蓄意的政治军事挑衅和破坏地区和平与安宁的恶劣行径,坚决支持中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同时,台湾民众也抗议声不断,岛内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二受访者认为佩洛西此行破坏了台海和平稳定。
11、特拉斯45天“闪崩”成英国最“短命”首相,英国陷入罕见政治混乱
短短七周时间,英国换了三任首相。
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首两个月后,当地时间9月6日,英国原外交大臣特拉斯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与特蕾莎·梅之后,英国第三位女首相。
当地时间2022年9月5日,英国保守党党魁竞选人苏纳克(左)和特拉斯举行竞选活动,特拉斯成为新任保守党党魁及新任首相 图源:视觉中国
9月23日,特拉斯宣布推出“迷你预算案”,包含总金额约45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是英国自1972年以来最大规模减税。激进减税政策引发英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新政引发广泛争议,保守党支持率岌岌可危。10月14日,特拉斯政府财政大臣克沃滕引咎辞职。10月20日,特拉斯也在英国民众和党内的压力下宣布辞职,任期仅45天,创造了英国首相任期最短纪录。
当地时间10月24日,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当选保守党党首,次日正式就职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
约翰逊、特拉斯,两任首相接连遭遇党内逼宫,被迫辞职下台,英国陷入罕见政治混乱,这愈发暴露出英国政治制度日渐失灵的深层次问题。有外媒直言,英国在这7周内发生的事,是“教科书式般的例子”,说明“当政治空想家不被束缚、力排众议并手握通往权力最高层的钥匙时,会发生什么”。
12、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去世,英国失去“稳定基石”
当地时间9月8日下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逝世,享年96岁。查尔斯王储继位成为英国国王。
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出生,1952年继承王位,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 图源:英国王室推特账号
在位7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经历了15位英国首相的更迭,走过残酷的二战和漫长的冷战,见证了马岛战争、金融危机、英国脱欧……她去世后,时任英国首相特拉斯称其为“现代英国赖以建立的基石”和“大不列颠精神的象征”。
对于英国和英联邦来说,伊丽莎白二世的离开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近年来,随着英国脱欧和苏格兰独立公投,英国政治变得更加混乱,女王则成了罕见的促进国家团结的人物。她的去世,为本就面临重重挑战的英国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13、国产大飞机C919拿到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有望打破空客和波音垄断地位
9月29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型号合格证。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
2022年12月9日,上海,首架C919交付东航,国产大飞机迎来重要里程碑 图源:视觉中国
12月26日起,东航全球首架C919开启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东航方面表示,争取在2023年春将C919正式投入商业载客,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指日可待。
长期以来,全球民用大飞机市场一直被波音和空客垄断。C919大型客机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4、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举世瞩目,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式现代化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图源:人民视觉
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关键词。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为世界点亮了进步与发展的希望之灯,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0月23日上午,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24人组成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选举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
15、中美元首会晤为两国关系把舵定向,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这次会晤创下了三个“首次”:是中美元首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是拜登总统执政后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国内重大议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互动。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图源:新华社
两国元首都重视中美关系的世界性意义,都强调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的重要性,都希望推动双边关系止跌回稳,都同意加强沟通交流、推进务实合作。
此次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引发国际舆论高度
16、史上最“壕”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阿根廷时隔36年再捧杯
当地时间11月20日17时40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中东地区举行。卡塔尔历经12年准备,在相关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2200亿美元,让本届世界杯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届。
球场之外,西方舆论对本届世界杯的攻击力度堪称史无前例,西方国家也集体缺席开幕式。有学者认为,这背后,除对“人权”状况的考量,或也与卡塔尔在能源问题上未给予西方太多正面回应有关。另一边,近年来矛盾不断的阿拉伯国家则借世界杯契机握手言欢,彰显团结。“中国贡献”也成为本届世界杯的一抹亮色。
中国企业承建的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 图源:视觉中国
据统计,本届世界杯所有32支球队一共打入172球,超越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171球,创造了新的世界杯进球纪录。
当地时间12月18日晚,阿根廷队以总比分7:5击败法国队(常规时间2:2,加时赛1:1,点球大战4:2)。梅西终于圆梦,阿根廷也时隔36年再次捧起大力神杯。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 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以总比分7-5法国,梅西捧起大力神杯 图源:视觉中国
17、神舟十四、神舟十五两个航天员乘组会师太空,开启中国航天新时代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密战友——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入驻“天宫”。
这是我国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两个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视频截图
2022年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中国也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8、江泽民逝世,举国沉痛悼念
11月30日12时13分,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江泽民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江泽民同志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全国各地广大干部群众沉痛哀悼、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2022年12月1日,北京天安门下半旗志哀,悼念江泽民同志逝世 图源:人民视觉
世界多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对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逝世表示沉痛哀悼,高度评价江泽民为推动中国同有关国家关系发展、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
19、中国促COP15成功,赢得国际赞誉
12月7日至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办。
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框架还包含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的提议,这也是谈判的主要症结之一。
在大会开幕前,外界对此次会议的期望值并不高。但作为COP15主席国,中方积极发挥政治领导力,克服种种困难挑战,推动各方弥合分歧,确保“框架”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0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后一场
外媒评论称,中国的一系列外交努力,推动了这项“历史性协议”的达成。COP15的成功表明,在环保进程中,中国能在弥合分歧方面发挥作用。
20、抗疫第三年,在艰难的“封”与“放”之后,全国人民正走出“新冠阴霾”
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疫情波及全国所有省份,上海、吉林、海南、重庆……多地一度因为疫情停下脚步。
2022年5月10日,上海部分区域进入“静默期”,街道人烟稀少 图源:人民视觉
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态势,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极强、致病性明显减弱的特征,我国持续优化防疫措施。
随着11月11日“二十条”和12月7日“新十条”落地实施,全国各地陆续放宽疫情管控。12月13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12月14日起,国家卫健委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12月25日起,国家卫健委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
2022年12月9日,山西省太原市,工人拆除高速口附近的“交通检疫登记”简易房 图源:视觉中国
“封”与“放”,皆是审慎的抉择。
不可否认的是,抗疫三年,我国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经受住了疫情的多轮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在我国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尚未结束,但疫情的威胁终将被希望和勇气驱散,我们也终将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