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全文368字,分六段,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时任岳州知州的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写这篇文章时,范仲淹人在河南邓州,并没有在岳阳楼,他也没有去过岳阳楼,而是滕宗谅寄给他一副《洞庭晚秋图》的画作,他参考这幅画,写的岳阳楼记。
“记”是宋代的一种文体,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
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作者却巧妙地避开岳阳楼不写,而去写旁边的洞庭湖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
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范仲淹的别出心裁的写作角度,让人佩服。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生活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内部阶级矛盾突出,外部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民生,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新政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皇帝对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年间,历代均有重修,自古知名度就很高,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游览岳阳楼均有作诗,其中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两句流传广泛。
现在,岳阳楼是湖南岳阳市著名的旅游景点,2011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