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胤禛

时间:2024-01-07 07:40:41编辑:异灵君

历史上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在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以后,被冠以“弑君篡逆”的黑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九王夺嫡”事件中的低调表现、曲线夺嫡策略。和实力强大、贤明著称的皇八子胤禩相比,胤禛能够登上皇位的概率微乎甚微。

《雍正王朝》中的皇四子胤禛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以后,在邬思道和胤祥的支持下开始走向夺嫡之争的道路,虽然剧中的胤禛的隐忍和低调程度远不及历史上真实的胤禛,但相比较起以被称为“贤王”的皇八子胤禩为代表的“八爷党”,以皇四子胤禛为代表的“四爷党”无论在朝臣支持还是党羽势力遍布、朝野名声都远远不及。

康熙朝末年发生的“九王夺嫡”事件中,皇四子胤禛为何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登上皇位,非常值得研究,于现今职场生存、争斗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胤禛的“曲线”夺嫡路线、以“夺得康熙皇帝圣心”为夺嫡工作重点、以“左右逢源、暗中使劲”的具体操作手段完成自身党羽势力的建立和巩固,用简单的“深谋远虑、厚积薄发”来形容他的巅峰操作并不能准确评价。

那么,就《雍正王朝》的具体演绎桥段和剧中人设而言,皇八子胤禩为何会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夺嫡失败,以致落得了一个问罪抄家、赐名侮辱甚至圈禁至死的凄凉下场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夺嫡工作中心的偏失、夺嫡竞争对手的错误选择和夺嫡工作中的急功近利。

01 没有将“获得康熙皇帝认可”作为自己的夺嫡工作中心

从《雍正王朝》的开端,以皇八子胤禩为代表的“八爷党”就将攻击别的皇子党派、拉拢朝臣、建立和巩固自身“贤明”形象为夺嫡的中作中心,而且就算是经历了数次挫败也坚定不移,坚持到底。

而在当时的皇位传承中,唯一拥有决定权的只有康熙皇帝,这是封建皇权社会的特色,也是《雍正王朝》剧情得以合情合理发展的根本。很明显,一心为国出力、为民做事、为朝廷办差并矢志不移的维护康熙皇帝皇权地位和权威才是获得康熙皇帝认可的唯一条件和依据。

很明显,胤禩等人忽略了这一点。

1、不遗余力的攻击皇子党派,却惹得了康熙皇帝的厌烦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赴江南募捐,胤禩就命令在当地的门人千方阻挠,让胤禛等人最初的募捐还不够一顿请酒钱。他在阻挠什么?不就是担心胤禛和胤祥顺利完成任务以后,会获得康熙皇帝的认可,会稳固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可是胤禩等人明显格局小了,就当时的情景而言,江南募捐乃系唯一能够妥善解决黄河泛滥造成巨大灾荒的办法,乃是稳固皇权统治和社会稳定的有限办法。和皇位传承相比,康熙皇帝很明显更加在意和重视江南募捐。

胤禩等人在江南拥有众多门人,而且江南的地方官吏大多出自“八爷党”,康熙皇帝会不知道吗?江南地区传出来的关于胤禛等人的恶意攻击歌谣,到底出自谁手,康熙皇帝会不知道吗?但为什么康熙皇帝没有出手协助呢?

如果胤禛和胤祥没有处理这些小事的能力,那何来皇位传承、治理天下一说呢?

所以康熙皇帝不会出手,并不会主动干预,只会静观其变,而且通过他对胤禛和胤祥的观察,他们完成江南募捐,只是时间问题。但对于胤禩等人,却开始有了厌弃的心理,开始有了新的定位。

胤禩等人的小格局,工作中心的偏失让他走上了失去康熙皇帝圣心的道路。

2、拉拢朝臣,甚至连末尾朝臣也不放过

胤禩的“贤明”并不是一句空谈,而是时时刻刻、随时随处在表现,在拉拢朝臣方面,胤禩确实是一把好手,而且是顶级选手。

我们以康熙皇帝释放皇十三子胤祥以后,胤禟拔牙时,胤禩的具体表现为例做出说明。

为了平衡皇子党派势力,也为了复立胤礽太子之位做准备,康熙皇帝以一句“朕心疼儿子”为由将胤祥释放。得知消息的“八爷党”成员赶紧将这件事汇报给了皇八子胤禩。

当时皇九子胤禟在拔牙,拔完牙后胤禩问到:

“这老爷子到底什么意思?”

皇八子胤禩赶紧接过话头:

“不要胡说!”

旁边收拾妥当的太医作揖就要离开时,胤禩示意胤禟给他了一锭银子,这个小动作就让胤禩拉拢朝臣的高技能、“贤明”的形象完美展示。

作为当朝皇子,太医为其诊病,胤禟还需要付钱吗?肯定不需要,那么胤禩为何还要让胤禟给钱呢?

2.1、刚才胤禟说了对康熙皇帝大不敬的话,胤禩让胤禟给的钱,就是为了堵住太医的口,让这句话不出屋。

2.2、素来以“贤明”著称的皇八子胤禩并不是白给的,哪怕是太医职责之内的诊病,也会得到赏赐,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贤明”形象。

2.3、拉拢和巩固自身党羽势力,哪怕是一个几乎毫无作用的太医,也会被胤禩适时拉拢。

从这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示意就能看出胤禩在拉拢和巩固自身党羽势力方面的能力有多恐怖。也正是平日的处处拉拢、时时巩固,才会有公推新太子人选时,胤禩得到了最多的谏章。

但是,他们还是忽略了康熙皇帝的脾气秉性,他忘了历朝历代帝王对于皇子结交大臣、朝臣串联乃至到了严重威胁皇权稳固时候的态度。对此,康熙皇帝除了千方百计打压和控制外,肯定“来不及”觉得胤禩“贤明”。

02 错误的将太子胤礽当成了夺嫡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胤禩的夺嫡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前,胤禩始终将胤礽当成自己夺嫡之争的主要竞争对手,认为只要将胤礽扳倒,自己就能成为皇位继承人,但却忽略了胤禛这一潜在的巨大威胁。

“花钱买命案”时,按照邬思道的分析,虽然太子胤礽获罪在天、咎由自取,但其毕竟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储君,毕竟被康熙皇帝寄予厚望。如果审查此案肯定会将胤礽的罪证掌握,胤礽也肯定会因此失去太子之位。那么这个将太子胤礽扳倒的“功臣”就会成为康熙皇帝的“眼中钉”

为什么?

因为太子和皇子之间毕竟“君臣有别”,太子废立的唯一权力应该掌握在康熙皇帝手中,而不是那个朝臣或者皇子手中,这也会被康熙皇帝视为对皇权的挑战和威胁。所以胤禛才有了“故意染病”的戏码,躲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胤禩呢?

胤禩却把这个案子当成了扳倒胤礽的绝佳机会,当成了自己上位的适当时机。于是授意佟国维、马齐等人在康熙皇帝面前推荐自己审理此案。虽然张廷玉看出了胤禩的潜在目的,推荐胤祥一同审理此案,但光明磊落的胤祥到底应付不过“贤明”的胤禩,胤禩越过胤祥,夜审刑部堂官肖国兴,假传圣意,诓骗出了胤礽的罪证。

在胤禩眼里,自己掌握了胤礽的罪证,就成为了有功之臣;掌握了胤礽罪证以后,胤礽被废就只是时间问题,那么自己成为新太子也就指日可待。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的连夜入宫,将胤礽的罪证上报康熙皇帝。

如果这还不算胤禩的巨大误判,那么在和康熙皇帝君前奏对的时候,才是胤禩“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上一篇:公元300年

下一篇:奥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