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璇

时间:2024-01-07 09:33:08编辑:异灵君

陈锡铭 / 文

清代,满族人崇尚细腻华美,喜欢把件文玩,促使全国民间艺术敏捷提高成长,千锤百炼,寿山石雕也是以迈入鼎盛时期。顺治年间显现的艺坛巨匠杨玉璇,继往开来,成长形成了寿山石奇特的镌刻身手,对后世影响伟大。世传其曾被招为御工,无据可证,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作品之多,足以证实清庭皇族对杨玉璇镌刻艺术的赞赏与溺爱。

《罗汉像》 寿山石 杨玉璇 作

杨玉璇,别名杨玉璿、杨璇、杨璿。据《康熙·漳浦县志》(清·康熙光绪校注本)载:“杨玉璇,善雕寿山石,常人物、鸟兽、器皿,俱极精巧,当事争延致之。又能以寸许琥珀作玲珑准提,毫发毕露,见者惊异,载周亮工《闽小记》。”

《慧可断臂像》寿山石 杨玉璇 作

前人对杨玉璇的评价很高,清初福建按察使周亮工喜欢印钮艺术,推杨为钮工第一,其《印人传》介绍张鹤千时说:“国内工此技者,惟漳海杨玉璇……玉璇年七十余矣,此技当恐终属鹤千耳。”有名文人高兆将杨喻为唐宋名家韩干、戴嵩、包鼎,其《观石录》云:“杨璿作钮者八九,韩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磅礴尽致,超卓绘事。”浙江名流毛奇龄称杨为鬼工,其《后观石录》言及杨之葡萄与瓜钮时说:“独取其白色而略渗微红色者为枝叶,其叶中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老莲画叶然。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真鬼工也。”描画之出色仔细,读之如见。前后观石录论石多而谈艺少,可贵二人皆对杨玉璇重墨赞扬。

《印人传》关于杨玉璇的记载

杨玉璇的出生时间、从艺履历及何时迁居福州等世人知之甚少。2016年2月,为编写《福建寿山石志》福建省处所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专家赴漳浦查询考查,收获甚丰。

1

漳浦佛昙杨氏宗族的由来

据杨氏祠堂石碑记载,南宋末年,元兵围攻临安,国舅措置使杨亮节庇护杨淑妃并同皇族赵若和,率族人南逃,至漳浦佛昙假寓。杨亮节第三子杨世隆移居佛昙桥北下坑村,成为杨氏分支宗族,尊杨世隆为祖。杨氏总庙设佛昙镇,下坑村的天才祠堂即杨氏祠堂,佛昙总庙与下坑祠堂皆认杨玉璇是下坑人。赵若和乃宋太祖赵匡胤弟赵匡美后人,与族人亦居此村。

漳浦县佛昙镇杨氏宗祠

2

杨玉璇田园下坑村

下坑村后的山岗名太乙峰,有佛头岩,佛手倒影岩下水潭,随波涌动,乃本地的一大奇观,故此地取名佛潭。民国时或因潭水干涸,更名佛昙,成为镇名,此村则名下坑,属佛昙镇所辖。

《罗汉像》 寿山芙蓉石 杨玉璇 作

杨氏祖先十分正视子孙教育,名流圣人辈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杨守仁(1535—1621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副使;万历十九(1591年)年其次子杨一葵亦中进士,官至云南左布政使,父子进士,光耀族史。

太乙峰上的摩崖题刻:“芗林”“华严池”“櫵云径”等,皆杨一葵所书,笔力雄健,有人人气宇,可见昔时此村文气之盛。故无论杨玉璇的家景若何,少时必受精巧教育。

漳浦县佛昙镇下坑村杨氏祠堂浮雕

杨氏祠堂藏两块人物浮雕石碑,一人托鹿,一人托爵,谓之“加官进爵”碑,原立于杨氏祖先墓陵,数年前被盗追回。两碑标准沟通,高175厘米,宽85厘米,刻工精彩大气。进爵碑人物神情轩昂,儒家风度,眉宇间正气浩然,刻工尤为圆融潇洒。因杨赵二族迁居于此,带来蓬勃的华夏文化,故有专家认为:“此碑有唐宋艺术遗风,或为华夏高手所刻。“

3

赵家堡

本地古宅石鼓上的图案

赵若和第十世孙赵范,进士及弟,从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归休,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族迁建赵家堡,父子两代经二十余载建成,至今珍爱精巧。其主楼完璧楼藏石狮两尊,堪称一绝。纵观南北石狮,北狮重于威武,南狮偏于矫捷。完璧楼之狮造型雄浑古朴,刻工朴茂兼施,既矫捷而又威武,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可谓南北狮之相融适可而止。议事堂门口一对青石浮雕石鼓,面面皆有镌刻,以龙凤浮雕最为精彩。浮雕结构上龙下凤,凤鸟庄重华美,举头静立,与天上之龙呼应;翔龙挺秀腾云,呲牙舞爪,威展漫空,刻工十分细腻生动;衬景之祥云舒卷有致,流波飘渺,亦堪称妙笔。专家感慨:“所见石鼓,罕得其匹。”

《渡海达摩》(局部) 寿山田黄石 杨玉璇 作

赵家堡石鼓之云龙与林文宝之词讼相似,凤鸟似林寿煁所为,两尊石狮则仿若周宝庭之钮工。历代龙狮形象转变甚大,即使现代的龙狮形象亦不尽沟通,为何寿山石雕三位高手所刻之瑞兽与赵家堡之藏品竟如斯相似?专家认为:“杨玉璇之龙狮即源于此,代代灯传也。”如是,赵家堡不光与杨玉璇有缘,与寿山石艺术之缘亦深矣。

4

杨玉璇出生时间及镌刻身手的成因

杨玉璇出生年间无考,周亮工《印人传》中的“玉旋年七十余矣”,是至今推算杨玉璇出生年间的独一依据。周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于永历二十六年(1672年),享年61岁。《印人传》乃其晚年所著,未及排印即谢世,后由其子整顿发行。以周60岁著书、时杨72岁推算,杨长周12岁,杨玉璇当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如斯推算或禁绝确,然误差当不出数载。

《嵌珠罗汉像》 寿山石 杨玉璇作

下坑村与赵家堡之石雕历经盗劫,藏品较少,谅必早年甚多。杨玉璇之生长与赵家堡的兴建统一时期。杨在如斯浓烈的文化艺术气氛中成长,不出远门即可品赏全国一流的石雕艺术,致使其不光富有学识,且有很高的艺术涵养。漳浦出琥珀、水晶,本地有镌刻琥珀与水晶的传统,顺治十二年(1655年)朝廷下达禁海令强制漳浦一带沿海公众内迁三十至五十里,本地的镌刻身手失传。杨何时从艺无考,然其身手必定高明,方可与乡贤名流同载于《漳浦县志》。

《狮钮方章料》 寿山田黄石 杨玉璇 作

《狮钮方章料》(局部)寿山田黄石 杨玉璇 作

此次考查,在漳浦县博物馆见到一枚高1.8厘米、直径1厘米的琥珀卧狮钮圆章,乃盗墓案所获,应是清代海禁前本地出产之物。此钮刻工与西门派钮工相似,毛发开丝平均流通且有参差,正如周亮工《闽小记》所言之“毫发毕露”。此钮的发现可见此地昔时镌刻身手之高,是商量杨玉璇身手成因的佐证。

《闽小纪》关于杨玉璇的记载

5

杨玉璇何时迁居福州

清初,福建的反清势力以闽南沿海的郑成功最强,周亮工常批示或协助清兵追剿郑成功戎行,故漳浦一带近年战乱。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周亮工挥军驰救,郑军兵败退守厦门。此战历时最久,亦最为惨烈,战后收埋军民遗骸数以万计。战乱时期本地的琥珀镌刻业谅已衰微,此间杨玉璇迁居福州从事寿山石雕的或者性最大。若以此推算,当在顺治年间,杨约50余岁,正值精神兴旺,身手炉火纯青之时。

杨玉璇 作

《文化生活报》两个版面

上一篇:1639年

下一篇:普利策摄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