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河生态景区6月21日发生溺水事件,一名孩子不慎落水。经搜救近90个小时后,孩子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景区被指责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体系不严格。景区方面道歉,并承诺加强安全管理和设施建设。
一:李家河生态景区溺水事件始末
青海有一个地方发生了重大溺水事件,当时一共有六个人溺亡,这件事情是发生在2022年的7月31号,下午两点左右,当有一名儿童在旁边玩耍的过程当中,因为失足,所以掉落在农田灌溉的蓄水池当中。而当这个孩子的亲属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也是对孩子进行了施救,最终导致六人出现溺水现象。这个溺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家并没有选择去到水边进行玩耍,或者是直接的进入到群里面玩耍。
而在事故发生之后,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就第一时间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处理,再把人捞上来之后,已经完全没有生命体征了,另外三个人在送到医院之后,也是抢救无效死亡。这种事情是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人员的死亡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大家都非常的疑惑为何在夏天的时候总是会发生这种溺水身亡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特别的炎热,有一些人很喜欢去水边进行玩耍。
其实这一次的事故也是大家能够理解的,在发现孩子掉到水里面之后亲属肯定是非常的担心,所以说就选择到水下去救人,可能也是因为大家的水性是比较差的,也可能是因为水比较深,所以说才导致所有的人都出现了被淹死的一种情况。而在这里小编也是要告诉大家,如果说我们对于一个水域并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也是应该要把伤亡的现象降到最低。
可能作为家属的我们是没有办法去看着孩子在水里面挣扎,不管不顾,但如果说大家都下入水中去救这个孩子的话,不仅没有办法把孩子救上来,反而也是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死亡。所以说小编本人觉得最正确的做法也是应该要把伤亡的情况降到最低,避免所有的家庭都受到伤害。
是因为在夏天大家都特别的热,所以就喜欢在水里去游泳,但又没有非常好的水性,所以就有可能会溺水的。
二:李家河生态景区溺水事件视频
问: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小河里捉鱼的情景,心里总是满满的欢乐和甜甜的回忆,小河里的鱼品种很多,我们抓鱼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
花腰妹的家乡虽然地处山区,但是山谷里和山箐里的溪流、小河一直是我们孩提时候的乐园,清清的河水里能看到鱼儿在水里嬉戏,河床里看不到泥沙,只有圆圆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那时候我们去小河里抓鱼最喜欢在夏季,一是夏季天气热,在河水里玩耍凉快,衣服湿了干得也快,不容易生病,也不会挨大人批评。二是夏季我们那里经常会出现干旱,小河水就会枯竭甚至断流,这时候是抓河鱼的最佳时节,尤其是我们小孩子,体力小,反应快,搬开石头就可以徒手抓鱼了。
小河里的鱼类品种很多也很杂,最常见的就是红尾巴鱼(也叫石头鱼)、嘚嘞卓(附在河底或石头上)、鲤鱼、鲤鱼、鲶鱼、小螃蟹、泥鳅、白条鱼、甲鱼、虾、螺丝、水蜈蚣、虾巴冲、水母鸡等几十种。我们小孩子最容易抓到的就是体积小、个头小的鱼虾和螺丝了。
在河里捉鱼,我们的方法很多,如果人少,可以选择用抬网抬,这种方式三、四个人就可以搞定。
其次是如果小伙伴多就可以选择堵断河流的方式进行,选择一个河面宽、水流量小的地方,用石头、树枝、泥巴、塑料薄膜等把河流堵断或者改变水流方向,然后在河面就可以直接搬开石头翻找,很容易就能抓到。
还有的人喜欢在堵断后的河面上撒石灰,鱼虾遇到石灰就会晕掉漂起来,直接就可以捡拾了。
三是借助工具,用撮箕、拉筢等捞鱼工具,这种方法有点辛苦,一般适用于看得见鱼又无法抓到的情况下。
四是用饵料钓鱼。我们小时候常用蚯蚓和苍蝇来作鱼饵,用一根细线就可以搞定,专门钓小鱼虾。五是用地笼网,长的地笼网有十几米,里面什么都不用放,网口对着河流方向放置,一到两天后起笼,里面就会有大小不一的河虾。
每当夕阳西下,我们挎着装满小鱼小虾的竹篮回家,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小河边洒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想起总是甜甜的回忆。
你抓过河里的鱼吗?欢迎
三:李家河生态景区溺水事件处理结果
即使晴朗无风的日子,在无定河上空的吊厢内进行水文监测,对于初次体验者而言也是一次充满刺激的经历:索道将吊厢移到河道中央,身体要克服晃动保持平稳,把测深杆插入河底还要手快眼疾快速读数两次取均值。
测报员白伟伟正在吊厢上进行水文测验。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丁家沟水文站监测站站长惠丰在无定河上往往返返重复这些动作十年了,汛期,一旦遇到暴雨、洪水,操作这些动作更增添了新的难度。
站在河边,惠丰手指着与吊厢索道并行的钢测桥说,2019年底,黄委投资200多万元的水文测桥在丁家沟水文站建成,测桥上安装了RG-30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系统,水位、流量现在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在线监测,等到同位素测沙仪安装后,这些新仪器、新设备将取代人工测报,水文站将逐步实现“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新型测验管理模式。
9月9日,惠丰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认为,非接触式监测是水文测报能力现代化建设最理想的发展方向,而水文测报能力和管理模式的提升,必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为巨大的支撑作用。
水文测报的今非昔比
在陕北,无定河是当地最大的河流,它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二十里铺村,1958年设立的丁家沟水文站坐落于此。它是黄委中游水文水资源局(简称黄委中游水文局)下辖的45个水文站之一,是国家基本站、黄河重要报汛站,也是黄委中游水文局下辖的副处级单位榆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榆林水文勘测局)测区范围内无定河的控制站。
走进测报站房,“水文是防汛的尖兵耳目”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常年外业工作,黝黑的皮肤是测报员们的标配,惠丰也不例外。在丁家沟站23422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内,测报员要进行降水、水位、流量、泥沙、输沙率、颗分、冰情等水文测验,时刻
9月9日,
惠丰是水文测报“二代”,他的父亲惠富有从1976年参加工作就分配到了黄委中游局,到2014年退休前一直从事水文测报工作。惠丰很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做水文测报时的艰苦,每逢雨天母亲也总会念叨:“今晚你爸又要忙了。”
夜雨,对水文监测人员是最大的挑战,那时惠丰总会看到测报人员在雨里拿着手电蹲在河边一边测一边记录,耗时很长。遭遇恶劣天气,水文测报员不慎落水的情况也曾出现。他说:“我爸年轻的时候就有一次掉进了河里,漂流了十几公里,最后趴在岸边被老乡救起一个多礼拜后才自己走回来。”
2010年工作至今,惠丰经历了无定河流域汛期发生的几次强降雨过程和相继出现的“2017.7.26”“2018.8.12”“2019.8.04”较大洪水过程,尤其是“2017.7.26”洪水。
2017年,无定河发生历史最大洪水,在突发异常大洪水面前,在急风、暴雨、停电等恶劣情况下,丁家沟水文站测报人员与上游青阳岔水文站、小理河李家河水文站、岔巴沟曹坪水文站等,第一时间将准确的水文数据报告有关地方政府防汛部门,为子洲、绥德两县防汛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赢得了宝贵时间,减少了洪灾损失。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特授予榆林水文勘测局“7.26”洪水榆林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年8月5日,无定河发生入汛以来第4场洪水,丁家沟水文站测报人员8月4日-8月7日持续监测,向各级防汛部门发送100余份报汛信息,为防汛科学决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支撑。
惠丰认为,水文数据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作用不仅体现在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基础服务,为黄河和地方防汛抗旱、减灾兴利提供水文技术支撑,还体现在为黄河流域和地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上。
“搞好水资源管理调度,科学分配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既要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又要保持经济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文的基础技术支撑。”据惠丰介绍,持续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丁家沟水文站年径流总量、输沙总量、年最大含沙量均呈现出明显下降态势。王圪堵水库开始运行以来,对无定河水量调节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尤其在枯水季节,水库积极调蓄水量,保证了下游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也满足了生态环境水量调节需要。
新型测验管理模式正在建立
无定河上,黄委丁家沟水文站2019年底新建的钢测桥
水文测报工作虽然艰苦,但惠丰觉得,现在的测报条件比起父辈们真是进步太多:测报站房进行了翻修,工作、生活条得到改善,让他安心的是水文站配了一名专职厨师,在汛期忙碌的时候,测报员可以不用再饿肚子了;测报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几年前测报员上吊厢还需要两岸人工拉扯,现在变成了电机操作,而且随着钢测桥的建成,各种先进仪器的搭载,汛期的洪水测报坐在机房里对着电脑操作就可以完成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投入,黄委对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黄委中游水文局副局长陈鸿说,2019年,黄委中游水文局新建4站测流槽并配套建设自记水位计,与原有4站已建测流槽,实现8站低水水位流量单值化;新建5站RG-30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系统、3站同位素泥沙在线系统、6站气象六要素、4站称重式雨雪量计、3站自动蒸发场。投产后各站将实现各项水文数据的在线监测,水文站也将逐步实现“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新型测验管理模式。
中游局下属的榆林水文勘测局已经这样做了。在榆林水文勘测局已建成的水文测控中心,澎湃新闻
榆林水文勘测局水文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示铅鱼自动测验系统的测验过程
丁家沟水文站自2017年配置了雷达测速仪、微波流速仪之后,2020年5月又配备了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还建造了标准化泥沙室,正准备引进同位素测沙仪,目前已安装好轨道。
“从保障人员安全的角度而言,非接触式监测一定是水文测报能力现代化建设最理想的发展方向。”惠丰坚信,水文测报能力和管理模式的提升,也必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