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

时间:2024-01-10 15:49:56编辑:异灵君

李秀成(1822-1864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参加了太平军,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军事支柱之一,被封为忠王。

但这位忠王,却因后来的变节投降,被史学界称为“忠王不忠”。

1864年春天以后,太平天国的疆域逐渐缩小至天京一隅。

湘军不断进逼,李秀成从东南战场率十三王的兵力20余万人,数次进攻湘军曾国荃的围城部队,但迟迟打不开局面。

1864年7月19日,湘军炸塌天京的城墙,攻入城内。

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出重围,结果因为把好马让给了洪天贵福,李秀成没跑多远,就被乡民认出并绑送了湘军。

曾国藩不主张立即处死李秀成,而是温言劝慰,诱使李秀成回顾太平天国历史,并写出供状。

最后曾国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李秀成的供词。

李秀成的供状写的非常快,每天都写出大约7000字,一共写了八到九天,大约共有6万字。

后来曾国藩给他儿子曾纪泽说过,李秀成大约写了5万多字。

然而在李秀成被俘后的第15天,曾国藩不顾朝廷已下令将李秀成解送北京,就地处死了李秀成。

按理说这些供词非常重要,应当原封不动地上交朝廷才对。

但是李秀成刚写完,曾国藩就和赵烈文闭门删改,最后形成了一份只有27818字的版本,一边将其上奏朝廷,一面在安庆刊刻,供各地的官员们阅读。

那么,从6万字到27818字,曾国藩为何删掉了如此多的篇幅,李秀成写的内容,有什么不能让朝廷知道的呢?

李秀成所写的供词,主体是回顾太平军历年战争的得失,也就是天国十误。

比如1856年的天京变乱,1861年的二次西征,以及1864年株守天京等等。

李秀成长年在军中,所以他了解军事更多于政治,而且能展现湘军功绩的也主要是双方的战争,供词也就大多展现的这些内容。

那么曾国藩删掉的都是什么呢?

其一,曾国藩对李秀成的宽纵。

比如在静室和李秀成温言相谈,并提出事情可缓等等。

曾国藩是为了诱骗李秀成才这样做的,但经李秀成口说出来,如果传到朝廷,说不定会有人编排曾国藩这是姑息养奸,为免麻烦,所以一律删掉。

其二,太平天国起初得民心的情形。

李秀成说到底还是对太平天国报有感情的,所以他记录了一些太平军初起时,军纪良好,洪秀全在广西一带很得民心等等内容。

说起义军好,那就是说朝廷不行了,这是不讲政治,这些内容自然不能留存于世。

其三,李秀成对淮军的批评。

李秀成后期的军事活动基本上在苏浙沪一带,与他作战的主要是李鸿章所部的淮军。

李秀成虽在狱中,对淮军仍然很不屑一顾,他认为淮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湘军。

1860年左右进攻上海,太平军之所以没有打进上海,并不是因为李鸿章的抵抗,而是因为洋枪队作梗。

李鸿章组建淮军,可以说曾国藩是同一个性质,都是独立于清朝经制兵的团练范畴,两者系出同源,荣损与俱,所以说淮军不好的,也不能留。

其四,天京空虚的情形。

李秀成后期一度有放弃天京,在苏浙赣闽等省发展的战略打算,很不想坚守空虚的天京,掉入湘军的战略绞索。

他在供状中说,天京城内其实已经疲困之极,战兵很少,老弱极多,所以无法坚守。

这是相对客观的军事记录,没想到也触了曾国藩的忌讳。

当初湘军围攻天京,向外界一直极力渲染太平军军力强大,湘军作战艰苦。

要是按李秀成这么一说,湘军连一座皆是老弱病残的天京城都打不破,不是太无能了吗?所以,这种话必须全删。

其五,洪秀全的死因。

洪秀全按当代史家考证,纯系病死。

李秀成最初写的也是病死,但曾国藩改成了服毒自杀。

洪秀全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元恶巨枭,让他平平安安地病死,以终天年,未免显得朝廷脸上无光,而改成洪秀全迫于清军的压力而服毒,就有了那么一点诛逆除凶的政治意味。

总而言之,李秀成写的供词,大多数是回忆军事方面的得失,其中大多数事情,曾国藩以往也知道大概,比如湘军对天京的围攻,太平军战斗力变弱,是他早就知晓之事。

但湘军久战,也产生了饥疲、骄横的情况,曾国藩要供词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借李秀成之口,宣扬自己的功劳,所以,那些反映了自己不利信息内容,必须删去。

上一篇:美胸网

下一篇:羊肚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