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

时间:2024-01-12 10:56:25编辑:异灵君

全书名:《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

原书名:《SleightofMouth:TheMagicofConversationalBeliefChange》

作者名:[美]罗伯特·迪尔茨

译者名:谭洪岗

出版方: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06291361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我们通过语言相互交流、表达观点和需求,影响他人,同时也被别人影响着。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是我们思想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才有了思维,才有了逻辑与智慧。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语言决定了大脑,而大脑又决定了行动。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应用的语言背后,藏着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神奇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控制着我们的行为,甚至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这本书基于身心语言程序学的原理,从如何与别人交谈到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从简单的句式转换到各种回应术的运用,不仅教会了我们交流的实用技巧,更是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了我们的信念,教会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世界观。

罗伯特·迪尔茨是国际顶尖的身心语言程序学大师,也被学界公认为是当下对身心语言程序学贡献最多的人。多年来,他致力于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为提高我们的各项能力做出了许多贡献,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身心语言程式的理论是如何提升我们的交流能力,转变我们的思想信念,成为那个真正掌握语言的魔力的人。

一、语言的魔力

1.1 NLP,及两种语言

NLP,是英文单词「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缩写,整体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刚刚一直在提到的「身心语言程序学」。

中也是一本关于NLP的书籍。

比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上班,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身体程序,生活中这些最不经意的行为和语言习惯,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程序。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多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程序,正是因为拥有不同的程序,我们才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而NLP研究的,就是那些让我们的语言对身心起作用的程序。

作者认为,我们的语言可以被分成两种:

被说出口的语言,是我们对别人说的话。

一直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脑海中,用来思考问题的「无声的语言」。

就在现在这一刻,请大家静下心来,自己感受一下,我们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有声音在回响?你可能在想,我现在说的话到底对不对,也可能在想今天的晚餐该吃点什么。无论想的是什么,思考的内容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的,我们没办法思考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事情。

所以,语言对我们如何感知现实社会,如何回应现实有着特别大的影响。以下是一个可能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并且向我们解释了语言是怎么描述以及如何塑造生活的过程的案例。

1.2 语言,就是世界观

在医院的康复病房里,一位病人刚刚从一场外科手术后的昏睡中苏醒,他的医生走进病房来看他,也告诉他手术的结果,麻醉药的药效还没有完全褪去,病人仍旧感觉有点头昏脑涨,当然,心中更多的是紧张,他问医生:「刚刚的手术做得怎么样?」

医生有些犹豫,但还是如实地回答道:「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手术中我们发现之前判定的良性肿瘤,其实是癌症肿瘤,似乎有一点扩散的趋势了。」原本只是简单的肿瘤切除手术,现在却变成了一场癌症手术,病人面对着从天而降的噩耗,有点不知所措,只能继续问医生:「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我还有希望吗?」

医生温柔地看着他,用充满力量的语气说:「别着急,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已经尽可能完全切除了肿瘤,以后就看你的了。」

医生的话激励了病人。出院后,他重新评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眼前所有可能的选择,他根据营养师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养成了固定的运动习惯。

与手术之前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不同,手术后,他第一次对生命产生了珍惜之情,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活,所以对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更加的珍惜,他踏上了个人成长之路,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阅读、绘画、音乐、摄影、烹饪......他尽自己所能地尝试着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所有课程,仿佛换了一个人。

几年后,他再次走进医院复查,不仅发现癌症已经痊愈,而且发现自己崭新的人生正在开始。

这个故事中,其实就包含对内和对外的两种语言。

医生的一句「以后就看你的了」是一种说出口的语言,有声的话语激励着病人好好生活,促进了病人的恢复。而故事的主人公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追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则是一种向内的、无声的语言,这种语言重建了他的世界观,督促他不断努力,创造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语言的魔力。

在故事中,我们知道,内在的语言重塑了病人的世界观,但其实,在迪尔茨看来,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它让我们可以总结和概括经验,并且传递给他人。

1.3 地图不是实景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观点,迪尔茨引用了普通语义学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克斯博斯基的「地图不是实景」的观点。

这个观点主要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你手边刚好有地图或者地球仪,可以拿来看看,你会发现,地图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版图被涂成了不同的颜色,国家的边界有着清晰的线条,更引人瞩目的是,你会看到清晰的经纬线,每一条线上,都标明了不同的度数,而这一切,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都是绝不可能存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其他国家出版的地图,如果有,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每个国家都会将自己的国家放在地图的相对中心的位置,地球是一个球体,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没错,就好像地图不等同于实景一样,我们的心理地图和现实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语言和改变,比起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有词不达意的感觉。

而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受到自己过去经历的局限,对同样的现实,做出不同的判断。就像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的那样:「事物无所谓好坏,是思考赋予了它好或坏的含义。」

同样的,决定我们如何行动的,不是真实存在的现实,而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心理模型。

对于那些可以说出口的语言,我们将它们分成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数千种不同的语种,而每个人的心理语言,则是因人而异,无穷无尽。

迪尔茨在书中谈到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时候,一个城堡被外国的军队围攻,侵略者们攻势的不断加强,城堡中的人开始断粮。但是,他们不愿意认输投降,于是决定把城堡中剩下的最后一点食物用投石器射向城堡外的敌人,以此来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而城堡外粮草补给不足的外国士兵看到这些食物,根据他们独特的心理地图,以为这是因为城堡里面的人食物太多了,所以故意扔下一些来嘲弄他们。他们顿时感到特别沮丧,最后放弃了进攻城堡,仓促离开,城堡里的人意外的获得了胜利。

这虽然是一个因祸得福的例子,但却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地图不同,所以双方才会无法沟通。所以,迪尔茨在书中强调,如果想要改善沟通的效果,更好地同他人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识别和超越我们自身的语言习惯。

同样的,NLP的核心观点也是,如果你能丰富或拓宽你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同样的现实原来为你提供了这么多不同的选择。结果,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可以表现得更有效,更聪明。

1.4 拓宽自己的心理地图

那么,我们该怎样拓宽自己的心理地图,听懂别人的心理语言呢?

迪尔茨给我们的一个建议是:以「第二人称」的世界观看事情,也就是我们要在特定的情景或互动中,设身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过他们的日子,坚持他们的信念,于是生活开始变得陌生,我们的感觉被重新调动起来,这个过程,不仅能让我们在交流中占据优势,也会给我们带来对生活更多的领悟。

在讲解这一点时,迪尔茨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颇为有趣的事。

有一天,迪尔茨和NLP的另一位创始人在酒吧见面。两个人谈了没多久,就看见两个喝得醉醺醺,怒气冲天的男人走了进来。两个醉汉在酒吧里环顾了一圈,也许是觉得迪尔茨看起来斯文端庄,不像是常来酒吧的人,所以故意挑衅他们,不仅对着他们说污言秽语,还叫他们两个是「同性恋」,让他们滚出酒吧。

迪尔茨并不想同醉汉计较,于是假装他们不存在,但醉汉变本加厉,不但拉扯着迪尔茨的胳膊,还弄洒了他们的酒,因为两人刚刚正好在谈论NLP的相关问题,所以迪尔茨突发奇想,决定尝试一下用NLP解决实际问题,他尝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于是,迪尔茨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对正拽着他胳膊的醉汉说:「你知道,我并不以为你相信我们是同性恋,你一眼就能看见,我带着结婚戒指,我猜你另有用意。」那个醉汉也不含糊,冲口喊道:「对。我们想打架。」

站在醉汉的立场,迪尔茨找到了醉汉的目的,于是醉汉原本的挑衅滋事,逼迫双方大家的目的就被瓦解了。此时,醉汉无能无力,只好换上一副无赖嘴脸,直接说明自己想要打架的目的。

但迪尔茨接着说道:「我知道,但咱们打不起来。首先,我不想跟你打架,从我这儿你什么也得不到。此外,你们的块头都有我两个大,这样打有什么意思吗?」这时,另外一个醉汉接过话头,说道:「不,这是很公平的打斗,因为我们喝了酒。」

迪尔茨看着那人,心中猜测,这种人也许有一个同样酗酒的父亲,而被醉酒的父亲暴打,可能也是他年少时常有的经历。想到这里,迪尔茨转过头来,直视着醉汉说:「这难道不像是父亲回到家里,打十四岁的儿子,并且说这很公平,因为他喝了酒吗?」

迪尔茨从醉汉的行为中猜到了他过去经历的事情,唤起了醉汉感同身受的痛苦记忆,也让醉汉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事实面前,两个人没办法再继续辱骂迪尔茨,只好转过头去骚扰别人了。

无论过程如何,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迪尔茨运用了NLP中从第二人称的世界观看事情的方法,抓住了对方的所思所想,将冲突化解为无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让醉汉们寻衅滋事的目的彻底破产。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迪尔茨是这场谈话最终胜利者。

而如何认定真正的胜利,也就引出了「框架法则」。

二、换框法则的应用

什么是「框架」?在NLP中的「框架」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它指的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指导的关注点和方向。因为心中的框架不同,我们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产生特别大的差异。

2.1 时间框架

假如你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一次期末考试,你突然发挥失常,考到了班级的倒数几名。刚刚得知成绩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特别难过,感觉完全没办法接受。

但是一个寒假过去了,考试失利的痛苦好像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吧。而当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一生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这一次小小的失败恐怕根本不算什么吧。

而这,就是所谓的NLP框架中常用的「时间框架」。当我们在5分钟的短时间框架中看待问题,痛楚会特别强烈,但当我们以一生为单位,很多事情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2.2 视角换框

迪尔茨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简单的画。

第一幅画,在白纸上,你只能看到一条简笔画的小鱼。

第二幅画,会发现刚刚那只小鱼的后面,还跟着一只张着大嘴的大鱼,好像随时准备吞掉小鱼的样子。

第三幅画,会发现,原来,一共有三条鱼,在刚刚的大鱼身后,原来还跟着一条更大,更凶,张着锋利的牙齿的大鱼,也一样张着大嘴,准备吃掉第二条鱼。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换框实验」,三幅画,就好像是一个框架不断变大的过程。

当我们看到第一幅画时,其实并不会觉得里面有什么含义,不过就是好像小孩子画的一条鱼而已。而当框架变得大了一点,画中出现了两条鱼,于是,第一条小鱼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鱼了,而是一条面临着生命危险,即将被吞掉的鱼,我们不由得会为小鱼感到担心。

接下来,当我们的框架再一次扩大,我们又有了不同的视角,我们看到,不仅是小鱼有危险,中间的鱼也同样有被更大的鱼吞掉的危险,三条鱼成了一条食物链,让我们想到那句古老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从这里展现的情境可以看到,「视角换框」可以拓展我们对于事件的认识,不再一味地聚焦于眼前的小事,而看到更深远的影响,从而使我们更机智地处理面对的问题。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有着自己的思维框架,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突破个人框架的局限,转变框架,超越框架,帮助自己走向成功。

迪尔茨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点:「回应术语言模式的最根本目标,是帮助人们改变观点,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2.3 结果框架

那么,也许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是你已经开始运用「结果框架」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常常是用一种「问题」框架来看待和处理问题的。

面对生活中突发的事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问题?」以及「谁改为这种问题承担责任?」

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好像也很有逻辑,没什么问题。但是,让我们对比「结果」框架再来看,当你以「结果」框架来思考问题时,我们想到的是「我想要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得到它」、「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吗?」

这样一比较我们才发现,在人际交往或者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真的面对很多需要处理的问题,一味地质问是谁造成了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那只会将我们引入互相埋怨,停滞不前怪圈。

而此时,只有运用「结果框架」,我们才能更加高效,更加合理地处理问题。

2.4 反馈框架

那么,从「失败框架」转变为「反馈框架」又有什么用呢?

有一个小男孩,他希望自己可以和他的朋友们进入同一个篮球队,所以每天都非常认真地练习打篮球,原本,他是非常喜欢打篮球的,但是,随着球队训练地进行,同组队员们的球技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原地踏步。他的投篮和接球都不好,甚至有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害怕那些球了。

他越来越感到气馁,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他对教练说:「我想退出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球员。」教练很清楚这个小男孩现在水平很糟糕,但也同样看到了小男孩身上的潜力,他并没有同意小男孩退出,而是看着小男孩的眼睛,认真地说:「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糟糕的球员,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自信的人。」

教练站在小男孩的对面,把球掷到小男孩手中,要求男孩发球,并把球抛给自己。而后,教练退后一步,温和地将球投到小男孩手里,再次要求男孩投回去。就这样,教练一步一步地越退越远,直到男孩隔着很远也能轻松自如地接球和发球。

就这样,男孩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于是回去继续练习,最终成了球队里最出色的球员。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最开始使用的是「失败框架」来进行自我评价,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球员」,一句话,就给自己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但是,教练的话却运用了「反馈框架」,他告诉小男孩,没有「糟糕的球员」,只有「对自己学习能力不自信的人」,并且引导他一点点地练习,他将男孩对自己的否定,转换成对自己取得的成就的正面反馈,最后走出自我怀疑,取得成功。

这就是交流中「换框」的神奇作用。

在故事中,教练只说了一句话,但如果大家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NLP知识,不仅仅是我们刚刚谈到的「换框」,还运用了更加重要的「重新定义」的技巧。

2.5 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就是运用意思相近但真实含义不同的字句,来代替原来的陈述,用正面的陈述代替负面的陈述。合理运用「重新定义」的技巧,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会是一个转变思维方式的过程。

而对于社会交往的具体情况来说,这可以让我们成为谈话的掌控者,让我们能够看透别人的想法,并且引导对方进入我们的逻辑,取得谈话的成功、谈判的胜利。

一位顾客走进了商店,看中了一件羊毛大衣,但因为价钱很高,所以有点犹豫,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荐,犹豫着说:「虽然我挺喜欢这件衣服的,但是我觉得有点贵啊。」

售货员笑着说:「你是说你认为这个标价太高了,或者你关心自己能否负担得起?但是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我们的大衣绝对是物超所值啊。」

大家发现了吗?在这句话中,售货员就巧妙地运用了「重新定义」的技巧,收集了更多关于顾客意见的具体信息,并且将顾客的关注点从「问题框架」引向了「结果框架」。

首先,售货员用「认为」和「关心」替代了「担心」,用「标价太高」和「负担不起」替代了「太贵」,这就是通过不知不觉的词语替换完成了「重新定义」。

要知道「认为」更加偏向于一种认知过程,而不是「担心」所代表的一种直观的情绪反应。用「认为」一词,有助于帮助顾客重新明确自己对于羊毛大衣价格的态度。

而通过用「标价太高」和「负担不起」来对顾客所说的「太贵」进行「重新定义」,则有助于售货员了解顾客的真正担心是什么,是对大衣的标价感到不满,还是因为自身的经济能力不足。

通过这种「重新定义」,售货员就可以根据顾客的不同选择做出不同的引导。如果顾客觉得商品的标价太高,售货员可以考虑给一个折扣价,而如果顾客是经济上有负担,售货员则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个分期付款的计划。

最后,售货员告诉顾客「便宜没好货」,自己家的羊毛大衣是「物超所值」的,则是从正面来陈述大衣很贵这一事实。将顾客的注意力从「问题框架」带来的「它太贵了」转变为「结果框架」的「物超所值」,最终,顺利引导顾客购物。

大家自己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有多少次就这样掉进售货员语言的陷阱,买了很多东西呢?这是销售技巧,是语言技巧,更是思维技巧。

学会这样的思维,我们才能在语言的交锋中取得真正的胜利。

三、回应术的具体应用

其实,「换框」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归类的过程。因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改变自己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框架,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体验有了新的认识。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将它分解、提炼,又或者进行横向的比较,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NLP中,归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向下分类、向上分类和横向归类。

3.1 三种归类方式

迪尔茨在这里解释道,谈到「学习障碍」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我们可以将它横向归类成「功能失调的电脑程序」。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学习障碍」呢?

想想我们怎么应对不听话的电脑,我们会想「电脑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问题来自哪一行编码?还是问题出在整个程序?难道问题的源头是程序员?」像这样的比喻会丰富我们处理问题时的视角,使得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3.2 与人交流中,合理运用归类的手段

首先,假设你是一家跨国企业的老总,你的公司的理念就是「全球化」,你不断追求着创新和突破,当然,与此同时也承担着很多风险。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你逐渐发现,公司里的很多员工并没有足够的创新精神,他们在工作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安全和保障」。大规模地裁员,换一批与你的理念一致的员工显然是个不太现实的选择,但就这样放任员工们固步自封也不利于公司的成长,面对这样令人头痛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呢?

面对这个问题,迪尔茨给出了一种特别巧妙的,运用归类思想处理问题的态度。通过向下分类,「全球化」的整体概念可以变成「与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工作」,而「安全」也可以被归类为「成为团体的一部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与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工作」和「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产生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简单的重新分类,两个看上去互不相容的行为准则之间的鸿沟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消失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司和员工的理念达成了一致,让员工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一致性,非但不需要裁员,还能可以让公司的效率提升数倍。

3.3 举出反例和反击其身

在运用回应术的时候,我们经常运用的另一个方式是举出反例和反击其身。举出反例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对方的价值观层次,以便于更好地说服他人,在调解、谈判和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迪尔茨谈到了一个男女交往中的例子,这是一场关于女性偏好的采访:

采访中,男生首先问道:「你最愿意跟什么样的男人约会呢?」

女生回答说:「当然是又帅又有钱的啦。「

男生继续问道:「那么,你曾经和不太英俊富有的人出去过吗?」

女孩子想了想说:「也有过,我曾经认识一个非常风趣的男孩,他几乎能让我随时随地的开心大笑。」

男孩点了点头,接着问:「你是只跟英俊富有或者风趣的人约会吗?还是也曾经考虑过其他类型的男人呢?」

女孩笑了,回答道:「当然,我也跟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约会过,他好像什么都知道。」

男孩仍不气馁,继续追问:「如果一个人既不英俊富有,也不风趣,甚至还没有让你觉得特别聪明,那么,还有什么原因会让你考虑和他交往吗?」

女孩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我喜欢过的人当中的确有过这样的,上面说的特质他都没有,但是,他一直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有决心做到。」

男孩还是不死心,继续问:「你曾经和金钱、外貌、风趣、聪明、决心这些特质都没有的人交往过吗?」

这回,女孩很干脆地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男孩有点受挫,但仍然追问:「那你能想到什么东西会促使你这样做吗?」

女孩认真地想了想,说:「如果他做了一些特别的,让我很感兴趣的事,也许会吧。」

男孩仿佛看到了光亮,接着问:「还有别的吗?」

女孩回答:「如果他能够真的关心我、尊重我,能看到我的特别之处,我想我会很乐意。」

两人的谈话到这里就结束了,但男孩对女孩的追求才刚刚开始。

现实生活中,这样直白的追问女孩子的男生,可能会被嫌弃,但这个有点极端的小故事却颇有借鉴意义。

男孩通过简单的提问,不断地帮助女孩找到反例,使得原本只喜欢又帅又有钱的男人的女孩,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接受这么多不同特点的人。也让平平无奇,原本可能被一票否决的男孩,重新获得了被女孩接受的可能。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寻找反例,我们能够了解对方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了解这些,正是解决冲突、管理差异的关键所在。明白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界限,也会突破我们的常规思维,大大拓宽人际交往的可能性和谈判中的弹性,更好地实现我们交流的目的。

3.4 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是我们的语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所以、但是、如果、虽然,这些都是我们每天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词汇。

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些关联词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正是这些关联词塑造着我们的信念,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就拿「今天天气晴朗」和「明天会下雨」这两句话来说,现在大家听到我讲这两句话,可能只是觉得这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是,让我们在这两句话中间加上几个关联词来看看。

首先让我们加上「但是」,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今天天气晴朗,但是明天会下雨」,面对这句话,我们会更多的关注明天会下雨,而忽略了今天天气晴朗的事实。

接下来,让我们用「虽然」这个关联词,这句话就变成了:「今天天气晴朗,虽然明天会下雨」,这句话会让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今天天气晴朗」的事实上,而忽略掉「明天下雨」这件事。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关联词会引导我们去注意事件的不同侧面,带给我们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在与别人谈话时,拿捏好适当的关联词,才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想法。而这,就是语言真正的魔力所在。

后记

在书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语言和沟通的知识,认识到了语言的魔力。它描述着我们的生活,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积极的语言能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也能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便利。

日常生活中,不断拓宽自己的心理地图,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将我们的话说进别人心里。

说话时注意细节,巧妙地运用「换框法则」和「重新定义」的技巧,能帮助我们为存在冲突的双方中需找到沟通的可能。

谈判和演说中,尝试着使用「归类」和「寻找反例」的方式,也会帮助我们取得谈话的主导地位,让沟通变得更加愉快和顺利。

语言是一门艺术。

上一篇:女性避孕的最佳9种方式

下一篇:蝴蝶泉边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