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往下看

时间:2024-01-15 00:27:04编辑:异灵君

无论你是不是爬山爱好者,也许都会发现,这两年的国内登山景区特别喜欢搞的一个游乐项目就是“高空玻璃栈桥”。动辄几百米高空,在两座高山之间搭建的透明玻璃桥,如果要是再伴随阵阵强劲的狂风,别说是上去走走,光是远远看着都觉得有些骇人。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游客们在平坦的桥面上脚步蹒跚甚至寸步难行。

在玻璃栈桥上“恐高”情有可原,然而,如果你发现有朋友在高层办公室中都怕得不行,甚至满头大汗、心跳加速、难以正常思考,就需要留意了——你的朋友可能是得了“恐高症”!

图虫创意

01

恐高症是病

跟胆量和勇气没关系

恐高症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胆子小”,具体表现为害怕站在高楼上或山顶上,靠近桥边、地铁道等心里也会觉得恐惧。一般来说,恐高症患者通常心里恐惧的点是担心从高处掉落会受伤,还有一些恐高症患者会有一种反常的、不可控制的想要往下跳的冲动,也会感觉似乎有一股外力把他们拉到了高地的边缘;甚至可能会出现视觉幻想,即便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却出现身体向下坠落的感觉。感觉自己掉下去或滑下去是躯体表象的一个形式,恐高症患者会因此出现头昏的感觉。

对于阳台、楼梯和电梯的恐惧都和恐高症有关。在即使有护栏或者足够远离高处的边缘、根本不可能掉落的情形下,这些恐惧仍很强烈。

图虫创意

02

“怕高”是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

据统计,世界上有十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会有恐高的倾向,某种程度上,“怕高”是有进化意义的。这种“恐惧”本身也是人类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一种保护措施,它可以让人们本能地远离危险地带,降低因为从高处摔落带来的伤亡几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使人对高处避而远之,那就是人类已经习惯用平行于地面的视角看事物,而在高处时,人们的视线与地面是垂直的。举例来说,人在地面上看到汽车会看到侧面,从飞机往下看只能看到盖子。尽管都是立体的,但如果把水平视角下的身体平衡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转换到垂直视角,必然是不适用的。获得的视觉信息改变之后,身体极容易失去平衡和方向感,会让人产生安全感的缺失,需要尽快回到水平视角。以上两点原因,决定了“怕高”成为植根于每个人内心的恐惧。

图虫创意

03

恐高症可以被治愈

既然怕高很正常,甚至可能对生存有利,但怕高≠恐高症。怕高更多的是对危险的警觉,认为高处可能不够安全,如果能确认自己是安全的,一般就不会觉得有多害怕了。而恐高症则不同,恐高症患者在高处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即便知道自己其实处于安全的环境,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并对自己的平衡感失去信心,想要降低身体重心(蹲下甚至趴下)寻求安全感。此外,还可能会出现颤抖、出汗、心悸等生理反应,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思考。

真正的恐高症并不多见,判断自己是怕高还是真的恐高症,标准就是想想对高处的恐惧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如果没有影响正常生活,对高处的恐惧就属于正常范围;相反,如果因为怕高而无法在高层建筑内生活和工作,或者爬了几个台阶就害怕得不行,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恐高症。

除此之外,与怕高不同的是,恐高症患者感受到的焦虑感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发作的时候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的症状,可能会有口干、心率增快,面色潮红等等,同时,恐高症患者明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不必要的,不合理的,但是自己却无法控制。

图虫创意

幸运的是,恐高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系统性的脱敏化治疗方案:将患者长期暴露于其不喜欢的环境中,直到弱化或消除其恐惧的心理。当然,出于安全考虑,虚拟暴露也是推荐的方案,即在用特殊设备营造的虚拟现实里重建一个高度层级的场景。拥有此种设备的诊所更愿意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因为这能让治疗师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更多患者。

04

站得高跳得远?

放松心情别紧张

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在悬崖边的时候,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从你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如果我跳下去会怎样呢?或者你正在危险的山路上驾驶,突然莫名其妙地想要将方向盘猛打到最右冲出山路。

图虫创意

如果你的回答为“是”也不必惊慌,有许多人和你的想法一样。研究表明,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中,75%的人有过高空跃下的想法;而在431名从未考虑过自杀的受试者中,也有一半曾有过从高处跃下的冲动。2012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将这种情绪称为“高处现象”,法语中甚至有专有词汇(l’appel du vide)来描述这种情感,意为“虚无的召唤”。

为什么站到高处就想纵身一跃?临床心理学教授珍妮弗·哈姆斯认为,产生这种冲动是因为人被激发了真实的死亡欲望,也可能是大脑错将“跳下去”解读为一种安全信号。当我们面对高空时,大脑回路可能会发出“恐惧”警报,然后我们的意识会尝试处理这股恐惧,而想象自己纵身跳下的场景,可以帮助大脑更好地理解这一陌生的恐惧场景,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方式。

图虫创意

所以,如果你下次再经历“高处现象”,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放轻松,这只是大脑想让我们远离危险。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过于焦虑,或是自杀意念出现非常频繁、感到失去控制,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的话,则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文献:

[1] Huppert, D. , Wuehr, M. , & Brandt, T. . (2020). Acrophobia and visual height intolerance: advances in 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s. Journal of Neurology, 267(12).

[2] Fanny, Levy, Pierre, Leboucher, Gilles, & Rautureau, et al. (2016). E-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in acrophobia: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3] Doreen, H. , Eva, G. , & Thomas, B. . (2017). A new questionnaire for estimating the severity of visual height intolerance and acrophobia by a metric interval scale. Frontiers in Neurology, 8, 211-.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 王 葵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红楼梦薛宝钗结局

下一篇:唢呐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