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胪药录

时间:2024-01-17 07:45:55编辑:异灵君
中华第一医圣:张仲景

本名:张仲景,代表作品:《伤寒杂病论》,尊称:医圣。

人物生平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被后人尊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张仲景10岁左右时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

张仲景成名后,继承老师“勤求古训”的精神,仔细研读《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

而且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

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医圣祠的由来

张仲景晚年时,从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宝地,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消息传出后,河南南阳人不干了,派人来劝说张仲景不要去长沙。

为此,南阳人与长沙人争执起来。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

这样吧,我死以后,你们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就把我埋葬在那里好了。”

张仲景驾鹤西去那天正好是冬至。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时,棺绳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高高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座庙就是现在河南南阳的医圣祠。

《伤寒杂病论》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当时,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痛。他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张仲景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治病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

张仲景于建安十年(205)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到建安十五年(210),他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他旧病)等情况。

加以分析综合,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症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

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上一篇:1654年

下一篇:一见钟情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