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后期,太子刘据遭遇陷害最终被杀。
之后汉武帝册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不过,汉武帝也借鉴了之前的先例,于是汉武帝诛杀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同时,一股脑册立了四位辅政大臣,即: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以及金日磾。
不过,后世对于汉武帝:立子杀母的这个决定颇有微词。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开这样的先例?试错成本其实小编早在数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认为西汉王朝是后世历代王朝的“实验田”:西汉历代天子用亲身经历,为后世的封建王朝贡献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而贡献经验者,往往也是先驱者——毕竟,既然能贡献经验,自然也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
汉武帝少年继位。
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朝政被外戚把持。
而在这之前,秦朝朝廷遭遇过嫪毐之乱,西汉朝廷遭遇过吕后掌权,因此,汉武帝本人深知外戚这个群体的可怕性。
并且,汉武帝晚年,所面临的局面,和之前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在这之前,虽然朝廷可能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但是,由于刘邦在位的时候,册封了一系列的刘家诸侯王。
这意味着:外戚虽然敢于弄权,但是却不具备取而代之的条件。
因为诸侯王可以容忍外戚临时弄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却不会允许外戚把刘家朝廷改成别人家的。
但是,经过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以及汉武帝时代的推恩令,刘家诸侯王已经成为纸糊的老虎,失去了制约外戚权臣的功能。
所以汉武帝不得不考虑一件事:如果自己去世后,继承人软弱,外戚强大怎么办?又或者,自己去世后,继承人太小,主少国疑,外戚趁机专权怎么办?刘弗陵被册立为继承人的时候,汉武帝就预判到西汉将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而且,万一钩弋夫人学吕后专权,闹不好真容易让西汉朝廷改姓。
因此汉武帝需要考虑重新进行制度设计。
汉武帝的设计为了杜绝钩弋夫人成为超强版吕后,于是汉武帝册立刘弗陵为太子以后,就宣布诛杀钩弋夫人。
这样,第二个吕后,就断然无法出现在西汉朝廷里。
不过,即便如此,作为小孩子的刘弗陵,也还是无法直接亲政。
汉武帝考虑到设立辅政大臣。
汉武帝借鉴秦朝以及先秦时候辅政大臣的情况,认为设立辅政大臣,首先就要让辅政大臣互相制约,并且把辅政大臣的权限稀释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状态。
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四位辅政大臣,一起辅佐刘弗陵,直到刘弗陵亲政。
汉武帝认为,只要这种局面维持到刘弗陵亲政,西汉朝廷就算渡过一场危机。
汉武帝带来的危机事实上,汉武帝没有想到,自己失算了——历史的发展,没有按照汉武帝预判的情况前行。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初期,四个辅政大臣还算能和平共处。
但是,随着上官桀、桑弘羊、霍光三者之间矛盾互相激化,最终,经过一番恶斗,西汉的大权,最终被霍光掌握。
权力平衡被打破。
刘弗陵终其一生都是傀儡皇帝。
直到霍光去世后,汉宣帝才重新夺回西汉大权。
不过,汉武帝留下来的后遗症——外戚彻底缺乏制衡,这一危机却长期围绕西汉。
最终,西汉也被外戚王莽推翻。
不过,秦朝、西汉的兴衰,以及遭遇的各种危机,也为东汉以后的历朝历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